晴時多雲

黃仁勳稱全球AI投資達121兆元 外媒點名台積電握關鍵優勢

2025/09/22 17:45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預測,到2030年,全球在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的支出,將從今年的6000億美(新台幣18.2兆元)元飆升至3兆至4兆美元(新台幣90.8兆至121兆元),台積電在其中將扮演重要角色。(路透)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預測,到2030年,全球在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的支出,將從今年的6000億美(新台幣18.2兆元)元飆升至3兆至4兆美元(新台幣90.8兆至121兆元),台積電在其中將扮演重要角色。(路透)

吳孟峰/核稿編輯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金融和投資諮詢公司Motley Fool發表評論指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預測,到2030年,全球在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的支出,將從今年的6000億美(新台幣18.2兆元)元飆升至3兆至4兆美元(新台幣90.8兆至121兆元),這是個巨大的成長,因而需要大量的先進晶片。而台積電在其中將扮演重要角色,黃仁勳因此特別稱讚了台積電,稱其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公司之一」,並表示「任何想購買台積電股票的人都是非常聰明的人」。

文章指出,製造半導體並非易事,它需要技術專長,而且晶圓廠需要接近產能滿載才能獲利。製造這些複雜晶片的流程可能涉及700多個步驟,每個步驟都可能產生過多的浪費。如此複雜的製程意味著大規模生產這些晶片需要真正的專業知識,這就是為什麼如今大多數晶片製造商不再自行生產晶片,而是將設計交給晶圓代工廠商生產。

這正是台積電的用武之地。該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晶圓代工廠商,也是先進晶片設計公司在需要大規模生產其設計時會選擇的公司。台積電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晶片製造設施,並且在生產圖形處理器 GPU)等先進晶片方面,以最小製程佔據絕對領先地位。更小的製程在每個晶片上封裝更多電晶體,從而使晶片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這並非易事,英特爾和三星電子等競爭對手一直難以匹敵台積電的產量。

這就是為什麼從輝達到博通(Broadcom)再到超微半導體(AMD),所有主要的AI晶片製造商都依賴台積電。無論誰在AI晶片設計競賽中勝出,台積電都是贏家,因為他們都需要台積電的製造專業知識。

台積電的優點不僅在於規模。它在縮小製程尺寸和快速實現量產方面一直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目前,該公司近四分之三的收入來自7奈米或更小製程的晶片,其中3奈米晶片已佔近四分之一。該公司已準備推出2奈米晶片,以保持領先於競爭對手,並在未來數年鎖定客戶。

技術領先賦予了台積電強大的定價能力,該公司能夠在確保客戶滿意的同時穩步提高價格,因此儘管在新晶圓廠建設上投入巨資,但過去幾年該公司毛利率卻有所攀升。

AI的機會巨大,台積電正處於抓住這個機會的絕佳位置。該公司表示,到2028年,AI晶片需求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將超過40%。這樣的成長速度很少有公司能比擬,也讓台積電擁有多年的擴張潛力。目前,台積電已與其最大客戶密切合作,以確保產能並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需求。

AI並非唯一的主要成長動力。如果自動駕駛計程車真的在本世紀末開始在城市街道上行駛,那麼每輛計程車都需要更多強大的晶片來處理即時的駕駛數據。這可能成為另一個台積電的龐大市場。機器人技術和量子運算等新興技術也需要尖端晶片。無論運算能力走向何方,台積電很可能都處於核心位置。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