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近期爆發20多年來最嚴重的政治與社會危機。(法新社)
社群禁令 引發大規模暴動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尼泊爾近期爆發20多年來最嚴重的政治與社會危機,最初的集會是由尼泊爾政府對主要社群平台的禁令所點燃,但逐漸演變成對於長期以來腐敗政客的示威。抗議行動在短短幾日席捲尼泊爾全國,造成超過70人死亡、逾2000人受傷,並迫使總理奧利(KP Sharma Oli)下台。
尼泊爾政府在月初宣佈,由於臉書(Facebook)、X和YouTube等社群平台未能向當局註冊,政府已禁止這些平台運作,因此,這些平台自9月4日起被禁止在尼泊爾境內運作。社群媒體是大多數尼泊爾年輕人互相交流和獲取資訊的方式,許多人認為禁令是這個不受歡迎的政府所採取過於激進的行為,特權菁英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可以犧牲廣大民眾的權益。
年輕人因此走上街頭,當抗議行動在9月8日演變成暴力事件後,警方動用了催淚瓦斯、水槍、橡膠彈,最後甚至動用實彈,造成多人死傷。儘管尼泊爾當局在9日凌晨撤銷社群禁令,但示威已迅速蔓延。這波怒火大多針對尼泊爾政商名流及其後代,首都加德滿都政府大樓、警察局和多處權貴的住宅被縱火焚燒,尼泊爾前總理坎乃爾(Jhalanath Khanal)的妻子基特拉卡爾(Rajyalaxmi Chitrakar)也在這波事件中葬身火海。
尼泊爾的示威活動被稱為「Z世代」的革命,Z世代通常指的是1997年至2012年之間出生的人,這些年輕人走上街頭,其中一些人穿著校服,抗議他們眼中高齡化、腐敗的政治菁英。
這波怒火大多針對尼泊爾政商名流及其後代,首都加德滿都政府大樓、警察局和多處權貴的住宅被縱火。(法新社)
「裙帶孩子」奢華生活 引基層不滿
尼泊爾大規模的示威行動,導火線之一是政客過度奢華的生活引起大眾不滿,在社群禁令頒布前幾週,Instagram和TikTok等平台上流傳著一些被標上#NepoKid(裙帶孩子)、#NepoBabies(裙帶寶寶)等標籤的貼文,在多個影片和照片中可以看到政客子女享受的昂貴名車、名牌包包和奢華假期。
24歲的法學院學生沙阿(Anjali Shah)表示,這場示威運動的起點是社群媒體上的一波熱潮,即揭露「裙帶孩子」,這些政客的子女過著奢華的生活,並在自己的社群炫耀,而其他民眾卻在這樣極度腐敗的國家裡苦苦掙扎,沒有安全的飲用水、沒有工作、沒有機會。
Instagram上的一篇貼文可以看到尼泊爾一些政客的兒女正在喝香檳,文中直言「老百姓連鹽都沒有,你們卻要用金盤、銀盤吃飯」。
其中最受到討論的案例是尼泊爾政客塔帕(Bindu Kumar Thapa)的兒子薩加特.塔帕(Saugat Thapa)。薩加特發佈在Instagram的照片可以看到,他站在用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卡地亞(Cartier)等名牌的盒子堆成的聖誕樹旁,據稱這些奢侈品的要價上百萬尼泊爾盧比。
尼泊爾大規模的示威行動,導火線之一是政客第二代過度奢華的生活引起大眾不滿。(圖擷自薩加特Instagram@sgtthp)
尼泊爾有20%人口生活在貧困
尼泊爾權貴家庭奢華的生活畫面令人震驚,根據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發佈的年度腐敗指數,尼泊爾在180個國家當中排在第107名。
世界銀行(World Bank)數據顯示,尼泊爾人均年收入為1400美元(約新台幣4.2萬元),與所有南亞鄰國相比只贏過阿富汗。根據世銀數據,尼泊爾全國3000萬人口,有超過20%的人生活在貧困之中,最新官方數據更進一步預估青年失業率為22%。
示威領袖指出,尼泊爾菁英階層壟斷權力,以謀取自身利益。世銀數據顯示,尼泊爾最富裕的10%人口,總收入是最貧窮40%人口的3倍多。尼泊爾經濟嚴重依賴旅遊業以及那些赴海外工作的尼泊爾人匯款,根據預估,尼泊爾約有14%的人口在海外工作。
尼泊爾的人口平均年齡為25歲,遠低於亞洲的32歲平均年齡,全國約56%人口年齡在30歲以下。這也導致長期執掌政府的資深政客,以及那些被剝奪權力的年輕人之間的衝突不斷升溫。這些青年擁有雄心壯志,卻面臨高失業率的問題,使得年輕人對於一成不變的政治和等不到機會的情況感到厭煩。
沙阿表示,大家來到這裡只是為了「反抗貪腐」,他們可以封鎖網路,但民眾仍然可以走上街頭抗議政府,要求知道所有稅款都花到哪裡去了,為什麼他們拿著公務員的薪水過著奢華的生活,人民卻在苦苦掙扎。
尼泊爾的示威活動被稱為「Z世代」的革命。(法新社)
示威造成尼泊爾損失台幣近7000億元
尼泊爾在2006年發起「人民運動」是該國重要的民主化運動,這次的行動推翻了尼泊爾長達239年的君主專制。儘管走向共和後,當局承諾要建立一個全新的尼泊爾,但從那之後,尼泊爾經歷了十幾屆政府,這個飽受內戰摧殘的國家卻始終未走向穩定,許多政治人物持續緊抓政權,包括4度出任總理的奧利,這也讓親眼目睹改革希望被老一輩粉碎的年輕人挫折感不斷增加。
在政局持續動盪不安的情況下,社群成為許多尼泊爾年輕人宣洩情緒的出口,社群禁令頒布後的憤怒,也因此演變成這場致命的示威活動。亞洲基金會(Asia Foundation)在2022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貪腐和高物價是尼泊爾最大的問題,民眾對於政黨和聯邦政府的信任度分別是44%和56%。
這場示威對於本來就脆弱的尼泊爾經濟也帶來一記重擊,損失預估高達3兆尼泊爾盧比(約新台幣6969.61億元),約佔尼泊爾GDP的一半。抗議導致近1萬名尼泊爾人一夜失業,重要的旅遊業面臨250億尼泊爾盧比(約新台幣58.08億元)的損失,汽車經銷商則損失約150億尼泊爾盧比(約新台幣34.87億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