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輝達入股英特爾誰最慘?半導體分析師深度解析1次看

2025/09/21 16:22

輝達投資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左)在領英秀出與黃仁勳的合照。(圖取自陳立武領英帳號)輝達投資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左)在領英秀出與黃仁勳的合照。(圖取自陳立武領英帳號)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輝達砸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震撼業界,哪些公司可能因這項合作受到衝擊,備受關注。半導體分析師王韋傑(Ray Wang)認為,AMD將會承壓,Arm 和聯發科亦將遭到不同程度的波及;至於台積電因掌握製程和先進封裝技術領先的優勢,可望免受這筆交易的影響。他特別點出,有一點很少有人提到,那就是英特爾與輝達合作對高通來說可能是個壞消息。

半導體分析師認為,輝達與英特爾合作可能影響AMD。圖為AMD執行長蘇姿丰。(路透)半導體分析師認為,輝達與英特爾合作可能影響AMD。圖為AMD執行長蘇姿丰。(路透)

諮詢機構Futurum Group的半導體分析師王韋傑(Ray Wang)21日在創作者平台Substack,深度解讀英特爾與輝達的合作,對輝達、英特爾、AMD、Arm、聯發科、Astera Labs 和台積電等半導體公司的影響。

文章指出,輝達入股英特爾對兩家公司來說都具有戰略意義。一方面,輝達擴大了其機架式系統的 CPU 相容性,這將為其客戶提供更多選擇,同時增強其佔領 AI PC 市場的能力(並低調打擊其競爭對手 AMD。此外,它還進一步擴展了其 NVLink Fusion 系統。

文章說,這筆交易的影響仍需時間觀察,更清晰的前景可能要到2026年末至2027年才能顯現,最終取決於兩家公司的共同執行和路線圖協調,更多細節將在未來幾季公佈。

對於更廣泛的半導體生態系統而言,其影響相當微妙。短期內晶圓代工或WFE(以及EDA)的股價上漲空間有限,封裝/測試領域的機會也有限,AMD、Arm和聯發科的競爭格局則將重新調整。

文章直指,此交易對輝達與聯發科的合作產生了兩方面的影響。從宏觀層面來看,它分散了輝達未來進軍AI PC市場時,僅與聯發科基於Arm的解決方案合作的風險。輝達還可以利用這一新的合作關係,在定價、內容共享、路線圖協調和生態系統定位方面調整與聯發科的AI PC合作關係。換句話說,輝達可以利用英特爾在x86領域的參與度作為對沖和談判籌碼,以確保與聯發科基於Arm的合作關係,聯發科未來也應該承受更大的壓力。

同時,這筆交易至少能幫助英特爾刷新AI PC的敘事,將輝達 GPU嵌入x86 SoC,使其成為AI加速客戶端設備領域AMD的有力挑戰者。此次合作最終或將有助於英特爾在客戶端領域抵消來自AMD的部分競爭壓力,儘管短期內英特爾仍將面臨這種壓力。但總的來說,此交易對英特爾的客戶端業務來說是一大利多。

文章點名,AMD 可能會受到英特爾與輝達合作的負面影響。在資料中心領域,輝達可以透過在其架構中加入 x86 架構的 AI 伺服器來獲得更多的 AI 伺服器市佔。同時,未來輝達 AI 伺服器中採用英特爾 x86 CPU 至少應該有助於英特爾捍衛(甚至可能擴大)其在 x86 市場的整體份額,從而對抗 AMD。

從產品角度來看,結合英特爾CPU和輝達GPU的人工智慧PC,應該能夠與AMD現有產品相媲美。這意味著AMD未來在客戶端市場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不過,短期內對AMD的威脅並非迫在眉睫,影響程度仍有待觀察,這取決於英特爾和輝達的執行情況。文章提醒,競爭壓力確實存在,投資人應該關注。

法人認為,輝達與英特爾合作,將不利AMD與Arm陣營在PC與資料中心CPU/GPU領域擴展市佔率。(資料照)法人認為,輝達與英特爾合作,將不利AMD與Arm陣營在PC與資料中心CPU/GPU領域擴展市佔率。(資料照)

對於 Arm 而言,英特爾與輝達的合作略微將市場重心轉向 x86,從而削弱了該公司在 AI 伺服器領域的近期發展勢頭。一個合理的擔憂是,未來部分輝達機架可能會搭載基於 x86 的 CPU,從而搶佔 Arm 在輝達 AI 伺服器領域的部分份額。另一個擔憂是,Arm 是否會出現在輝達未來的 AI PC 路線圖中,而該路線圖也基於 Arm。王個人認為,「前者(指Arm)的問題尚可控制,而後者(指聯發科)則略顯令人擔憂」。

對於聯發科和 Arm 而言,此次合作最糟糕的結果就是輝達全力投入 x86 AI PC 領域,但這種情況尚未發生,而且截至目前指向這一方向的訊息有限。

還有一點很少有人提到,那就是英特爾與輝達合作對高通來說可能也是個壞消息,高通一直希望憑藉其基於 Arm 的產品佔領更大的 PC 市佔率,但收效甚微。

輝達入股英特爾,外界認為,台積電先進製程訂單並不會受到實質衝擊。圖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右)合影。(中央社資料照)輝達入股英特爾,外界認為,台積電先進製程訂單並不會受到實質衝擊。圖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右)合影。(中央社資料照)

至於外界相當關心對台積電的影響,文章稱,輝達並未將 GPU 生產轉移給英特爾。台積電仍然是輝達尖端 GPU 和 CoWoS 封裝技術的最重要供應商。相信台積電在製程技術和先進封裝方面的技術領先優勢,應該能夠確保其免受這筆交易的影響,並在整個代工領域繼續保持優於三星和英特爾的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在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和黃仁勳共同主持的電話會議中,兩人都明確讚揚了台積電的能力,稱其為「世界級代工廠」。

台積電未來面臨的一個潛在風險是,如果輝達從英特爾的代工廠採購晶圓,這將代表著重大的策略轉變。然而,截至目前,尚未看到任何此類舉措的跡象。有些人可能會本能地認為這對台積電不利,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隨著英特爾財務狀況的改善及其未來幾年產品組合的增強,鑑於英特爾和輝達仍然是台積電的主要客戶,此次合作實際上可能對台積電有利,因為晶片訂單可能會增加到台積電,但不排除部分生產可能分配給英特爾代工廠的可能性。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