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央行示警下半年、明年經濟5大不確定性 美國關稅排首位

2025/09/18 22:38

央行示警下半年經濟5大不確定性,美國關稅排首位。圖為央行總裁楊金龍。(記者陳梅英攝)央行示警下半年經濟5大不確定性,美國關稅排首位。圖為央行總裁楊金龍。(記者陳梅英攝)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中央銀行週四理監事會後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4.55%,較6月預測值調高1.5個百分點,並預測明年可達2.68%、經濟溫和成長,但央行也示警5大不確定風險將影響台灣下半年及明年經濟表現,其中,美國關稅政策排首位,尤其是232條款針對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調查結果,可能衝擊全球供應鏈及台灣出口動能。

央行示警5大不確定風險將影響台灣下半年及明年經濟表現如下:

1、央行表示,雖然美國已與主要國家達成貿易協定架構,並公布各國對等關稅稅率,惟多數協議內容細節尚待確定。此外,美國依據《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針對半導體與資通訊等產業調查結果,可能對全球相關供應鏈的生產與投資布局造成衝擊。若美國依該條款對半導體與資通訊產品加徵關稅,將推升電子相關產品價格,進而衝擊台灣相關產品出口表現。

2、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走向,也牽動國際資金流向,央行指出,受就業市場放緩的影響,聯準會(Fed) 重啟降息;中國人民銀行因經濟成長趨緩,持續實施寬鬆政策;ECB 暫緩降息,並視最新經濟數據、通膨走勢,調整貨幣政策;BoJ 持續評估美國關稅措施的影響,若經濟與物價情勢改善,仍將進一步升息。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分歧,牽動未來國際資金流向,進而影響全球股市、匯市及債市的穩定性。

3、地緣政治風險與氣候變遷加劇全球經濟與通膨不確定性:俄烏戰爭持續且和談進展緩慢,加上以巴衝突持續,國際地緣政治衝突未歇。另一方面,今年夏季全球多地再現極端高溫與乾旱,影響農糧生產,均增添未來全球經濟成長與通膨的不確定性。

4、中國結構性問題之外溢效應:中國內需消費與投資信心不足、失業問題依舊嚴峻,且房市低迷不振、地方政府債務高築等結構性問題猶存;另一方面,其雖推出多項刺激政策,挹注經濟動能,惟成效仍有待觀察。此外,中國內需疲軟,持續輸出過剩產能,加劇全球市場競爭,將不利於全球經濟與台灣出口表現。

5、政府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提出支持措施,執行成效左右產業發展與就業市場穩定: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措施對台灣出口供應鏈帶來的壓力,政府推出產業支持方案,擴大對受衝擊產業的協助,藉以降低營運與外銷風險,政策成效將影響相關產業發展與就業市場穩定。

另外,央行也下修今年通膨率,預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及核心CPI可降至1.75%與1.67%,明年降至1.66%。在通膨走緩下,是否意味台灣也有機會跟進美國降息?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要看當時的金融環境與整體的經濟情況。

楊金龍過去曾說過若CPI跌破1.5%就有機會降息,楊今日表示,只看CPI一項指標「太僵硬」。他指出,台灣目前面臨問題是產業發展兩極化,今年以來台灣經濟穩健成長,主要是電子資通訊產業出口熱絡帶動,但傳產受到中國產能過剩加上美國關稅措施衝擊,出口表現疲弱,若232條款對台灣電子業不利,台灣強項也掉下來,央行可能就需要判斷當前環境是否需要降息。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