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長龔明鑫主持媒體交流會。(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6日)提到台灣人均GDP2025年將超越韓國,但全球經濟有氣候變遷、地緣政治、關稅與關鍵材料限制等4大挑戰,經濟部持續做產業後盾,因應AI拉動大額投資,先進科技都需長達10至20年布局,點名下階段關鍵技術在矽光子、人型機器人、量子運算及無人機等發展。
龔明鑫今率一級主管、國營事業首長召開交流會。他率先簡報近三十分鐘,2016年起政府用創新產業打破悶經濟,台灣2024年人均GDP超越日本、2025年則將超越韓國。
今年前8月對美投資達32.21億美元,美國已是我國投資最大單一國。外界關切台美關稅,龔明鑫說明,仍以行政院經貿談判為主;但台灣因AI伺服器成為輸美主要貨品,加上半導體又遭列232條款調查均攸關我國經濟發展。
龔明鑫回應,「機會留給準備好的人,台灣有充分準備」。他提到,政府的產業政策多為4至8年計畫,但產業布局要提前10年甚至20年,像是CoWoS封裝技術就是提前10年以上作布局。
人才部分,經濟部盤點需要培養AI、綠領人才達45萬人,且新增12萬國際專業人才;面對我國將推動AI新十大建設,他也點名矽光子、人型機器人、量子運算及無人機等4領域會是未來發展重點技術。
龔明鑫舉例,台灣半導體已經發展出民主供應鏈,在無人機部分,雖然跨進去時間比較晚,但仍有強大優勢,最厲害是製造能量、能力,同樣是先把基本功夫做好,他說,過去很多晶片過去開發為「通用型」,但主要為了汽車,並非無人機,將通用晶片修正可符合無人機,等到真正需要時,產能即可開出來。
另外,經濟部「每季」也將與七大工商團體討論重大事項,先前電電公會等提出海外設置產業園區,是否造成產業外移。龔明鑫也說明,廠商在台灣沒減少反而還增加,目前觀察都不是為了外移,或是降低成本,而是能力、能量延伸,且投審司也會審議,看到某些廠商若是產生外移將會有因應配套措施。
另外,經濟部已在捷克、日本、美國等設置投資貿易中心,協助廠商海外布局,未來也會將強非美市場拓銷,包括墨西哥、波蘭、印度、菲律賓及東南亞等地,達到總統政策目標「立足台灣,布局全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