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長陳世凱出席由《自由時報》主辦、中華電信協辦的「2025國家安全與經濟韌性論壇」,他表示,國家真正的韌性來自於穩固的基礎,交通建設就是支撐經濟發展、產業運作與國民生活的主動脈,這些建設不只是硬體,更是一套以「韌性」為核心的國土治理架構。(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天(10日)出席由《自由時報》主辦、中華電信協辦的「2025國家安全與經濟韌性論壇」,他表示,國家真正的韌性來自於穩固的基礎,交通建設就是支撐經濟發展、產業運作與國民生活的主動脈,這些建設不只是硬體,更是一套以「韌性」為核心的國土治理架構。
陳世凱表示,交通部近年全力推動交通建設,以「人本交通、綠色運輸」為核心,打造安全、便捷、智慧、均衡的交通網絡,交通建設帶來的不只是工程,而是降低運輸成本、提升效率、串聯供應鏈,對製造業、觀光業、服務業的成長產生直接乘數效果。
陳世凱舉例,交通部優化港口、機場與城際運輸系統,建構完整的「生活圈交通系統」,例如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導入5G與自動化技術,每年可處理650萬TEU貨櫃;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北登機廊廳將於今年底啟用,增加580萬人次旅客服務量。
另外,他也指出,軌道運輸部分還有高鐵、台鐵與捷運系統無縫整合,強化區域流通與產業聚落連結,「這些建設不只是硬體,更是一套以「韌性」為核心的國土治理架構」。
陳世凱也指出,為推動「均衡台灣」實踐區域平衡發展,交通部也積極推動六大生活圈交通建設,補足城鄉落差,讓發展不只集中在都會核心,目前全國偏鄉公路公共運輸涵蓋率已達94.8%,並導入「彈性預約服務」,協助地方轉型升級,更推動TPASS月票制度與TPASS 2.0常客優惠,提升大眾運輸使用率。
陳世凱也指出,交通部近期完成不少重要的軌道建設,像鳳鳴車站、中壢臨時站、高雄車站的天棚、鳳山車站大樓等,同時也持續推進高鐵延伸到屏東、宜蘭的計畫。
公路部分,陳世凱指出,像桃園的國1甲線、國2甲線,還有高雄的國道7號都是交通的重要節點,並透過系統交流道來加強整體的連接效率,像國3接台66的系統交流道已經完工,南部的屏南快速公路也在持續推進中。
在智慧交通領域,陳世凱指出,現在已有仁寶電腦、神通電腦、中華電信等超過30家企業投入、11億元自籌資金,創造17億元創新資源,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H棟廠房完工,已延攬AI供應鏈如輝達NVIDIA、超微AMD與半導體聚落進駐,展現交通建設帶動產業聚能的潛力。
陳世凱強調,交通建設與經濟韌性之間存在極強的乘數效果,「有感交通」不只是帶動產業,更是讓人民在面對未來時,有更高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