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資料照/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印尼是新南向重要國家,由於近期當地反政府示威持續延燒,引起金融業高度關注。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銀行業、保險業及證券業對印尼曝險規模分別為1235億元、3332億元、14.12億元,因此,金融三業對印尼曝險合計4581.12億元。對此,金管會強調,將督促業者強化風險控管與因應措施。
所謂「新南向18國」包括東協10國、南亞6國及紐西蘭、澳洲等2國。從2017年開始,行政院並通過「新南向政策─金融支援」,包括:鼓勵國銀赴新南向國家增設據點,並擴大對新南向企業放款等。
針對本國銀行對新南向的曝險狀況,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國銀對印尼曝險總金額達1235億元,其中,「拆存」61億元、「授信」831億元、「投資」343億元;若相較去年同期1159億元、增加76億元。
根據統計,國銀在印尼共有18個據點,包括6家代表人辦事處、1家子銀行,以及旗下有11家分支行。
金管會表示,對於國銀的海外曝險地區控管措施,第1,我們已要求設置專責單位,必須落實及控制風險,第2,金管會請各金融機構要掌握授信資產品質,確實提列該提的備呆,第3,對海外市場環境差異及變化,要建立適當風險胃納及風險辨識機制,納入內稽內控。
此外,在今年六月二十四日的國銀總經理聯繫會議,金管會也提醒各銀行須持續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市場發展及變化,必要時,適時採取相關相關措施,充分掌握風險,滾動式調整對海外投資的風險管控,持續維持我國金融市場發展。
其次,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截至今年7月底,保險業對印尼曝險金額為3332億元,較去年同期3691.4億元,減少9.7%;其中,產險業為0.5億元、壽險業為3331.4億元,約占保險業總資產36兆3448億元的0.9%。金管會表示,投資印尼主要標的為債券,約占99.6%,又以政府公債並持有至到期日為主,因此,短期價格波動對保險業影響可控,已提醒關注包括地緣政治等相關議題。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指出,截至今年7月底,證券商對印尼曝險為14.1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32億元,主因為自營部位減少;另截至今年7月底,投信所發行的基金共123檔有投資,規模為357億元,占總基金規模0.35%。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