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今(9)日出動空拍機觀測,恆春海域泥沙範圍廣距離長,其規模非核三排水所能造成。(台電提供)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恆春半島近期沿海出現大範圍泥沙現象,引起民眾討論。台電派出空拍機、水下攝影團隊勘查,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9日)親自到現場,並與縣府、潛水業者一起研判原因,因當地6到8月雨量已超過去年整年雨量,核三排水難以造成如此長距離廣大海域的泥沙,海域出現泥沙應受多重因素影響,台電後續仍將強化相關場域水保措施及排水管控。
恆春近來豪大雨,台電表示,今年6到8月的雨量,已經超過去年一整年,其中,8月13日的降雨量接近100毫米,是40年來的第二高紀錄,而連日豪雨把大量泥土沖刷入海,導致海水變混濁。目前幾乎整個恆春半島都能觀察到泥沙現象,其中枋山、楓港到車城海口一帶的泥沙現象甚至比核三廠排水口周邊更明顯。
曾文生今天率隊拜會縣府與當地潛水業者,雙方交換意見後一致認為,以泥沙分布範圍來看,非僅是核三廠排水量造成,而是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台電也提到,8月21日已委託潛水團隊於核三排水口進行水下攝影,當時仍清楚看到珊瑚與海龜等生物。
台電說明,核三廠內的光電場本身設有植生毯、截水溝、滯洪池與沉沙池等水保設施,雨水會先經過沉降、減少泥沙後才放流。從現場狀況研判,這次大規模海域泥沙並非僅由核三排水引起,但台電仍會持續加強水土保持與排水管理,並與縣府及墾管處合作,後續共同釐清泥沙來源。
台電強調,理解外界對核三排水的疑慮,因此會定期邀請地方單位、專家學者及潛水團體參與調查,共同監督。台電也承諾,未來將更加積極落實環境保護措施,確保當地海洋生態安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