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促使金磚國家更有力地呼籲團結。(美聯社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對多個金磚國家(BRICS)祭出新一波高額關稅,意外讓這個原本矛盾重重的組織開始強調「團結」。對於此種情況發展,外媒不禁詢問,川普是讓金磚國家團結的「黏合劑」嗎?
據報導,宏觀經濟研究公司凱投宏觀指出,這次美國政策的顯著變化,是川普的關稅炮火不僅對準中國與俄羅斯,也波及過去與華府關係相對友好的印度、巴西與南非。對此,Capital Economics稱,川普的高關稅雖可能製造出金磚內部「更大聲的團結」,卻難以轉化為實質行動或更深層的經濟合作,或真正挑戰美元的地位。
川普政府決定對印度加徵25%的關稅,理由是印度持續進口俄羅斯石油,導致其有效關稅率攀升至36%,在主要經濟體中居高不下。巴西則因政治爭端受罰,包括前總統波索納洛的審判以及華府指控其「攻擊美國科技公司」。南非也因土地改革等議題,遭到更高的關稅懲罰。
研究機構 Capital Economics指出,推動金磚國家內部掀起是否「集體回應」的辯論,就屬巴西總統魯拉最為積極,甚至提議共同反制美國的關稅威脅,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長談一小時,重申支持多邊主義。
印度總理莫迪也於8月底訪問中國,這將是他7年來首次踏上北京,顯示中印對話重啟。但,實際上多數金磚成員仍以維持與美國的雙邊關係為優先。
Capital Economics於報告稱,美國關稅或許能加速金磚國家的對話,但到目前為止,他們僅停留在口頭層面,因為結構性矛盾依舊存在,例如中國與印度在政治上仍是戰略競爭對手,而經濟上,中國在金磚內部貿易中佔主導地位,將大量製成品輸出壓迫巴西、南非與印度的本地產業。尤其是印度,自2020年以來對中國祭出的反傾銷措施數量全球最多。
中國以外的貿易流動凸顯了金磚國家集團的弱勢。除北京外,印度、巴西和南非的出口中只有2-5%流向其他金磚國家,而流向美國的出口則高達8-18%。至於金磚貨幣的討論,也仍停留在象徵性口號階段。
對此,Capital Economics稱,川普的高關稅雖可能製造出金磚內部「更大聲的團結」,卻難以轉化為實質行動或更深層的經濟合作,或真正挑戰美元的地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