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看好鴻海結合「主權AI」應用與模組化資料中心發展,將有助於提升系統整合能力。(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澳系外資最新報告指出,鴻海(2317)持續強化在人工智慧(AI)伺服器的布局,特別是結合「主權AI」應用與模組化資料中心發展,將有助於提升系統整合能力。隨著與東元、軟銀的合作逐步展開,鴻海有望在全球AI基礎建設投資潮中扮演關鍵角色,因此將鴻海未來12個月目標價自270元上修至300元,評等維持「優於大盤」。
外資指出,鴻海與東元透過換股合作,將伺服器硬體優勢與電力系統專長結合,能加快資料中心從建置到啟用的時程,提升整體價值。同時,鴻海出售美國俄亥俄州廠房,實際上是為了與軟銀攜手推動AI伺服器業務。由於軟銀是星門計畫的重要成員,市場普遍認為鴻海切入的機會極高,未來有望成為主要供應商之一。
報告進一步估算,美國星門計畫規劃4年投資5000億美元,興建20座大型AI資料中心。樂觀情境下,鴻海可能取得7成佔有率,商機規模上看870億美元,中性看法下亦有約500億美元,換算下來,每年機櫃出貨量約略落在1.7萬至3萬台,可望為鴻海AI伺服器業務帶來長期穩定成長動能。
在財務預測方面,外資看好鴻海在AI伺服器價值鏈中的角色將逐步提升,長期營運可期,預估2025年營收8.36兆元、2026年突破11兆元,年增率逼近4成;儘管小幅下修鴻海今年每股盈餘(EPS)至14.7元,但上調2026、2027年預估值至19.8元與22.9元,反映伺服器營收與毛利率情況得到優化。
外資同時提醒,若GB200、GB300等新一代AI伺服器需求不如預期,或供應鏈出現瓶頸,可能導致鴻海出貨進度受影響。此外,鴻海全球產能分散布局雖能分散地緣風險,但也將帶來額外成本壓力。短期來看,鴻海今年第三季的AI伺服器出貨有機會季增300%,帶動整體營收續強,第四季仍將延續成長力道。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