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親子團體肯定勞動部育嬰假新制。(資料照)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勞動部今(4日)公布「育嬰留停照顧彈性化方案」,明年起育嬰假有30天可按日申請,不用一次請1個月,另家庭照顧假也彈性放寬為「小時」申請;育兒及親子團體都肯定勞動部作法,認為有回應民間團體的長期訴求,並符合世界育兒支持潮流,盼其他部會如衛福部、經濟部等也跟上,共同營造友善育兒環境。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政策倡議組長林珦如表示,對育有幼兒的夫妻來說,育嬰留停能夠以日為單位來請,確實少了來自職場的壓力,遇到幼兒突然生病或是托嬰中心因腸病毒停課等突發狀況,雙薪家庭的父母也能輪流請假照顧,較能應對。因此,彈性新制是對育兒家庭以及幼兒來說更友善的政策。
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理事長徐書慧表示,說實在,這次調整的方向,是民間團體長期都在呼籲的角度,因此肯定勞動部新制度有精準回應育兒現場困境,聯盟曾調查,新手家庭最大困難前三名是:睡眠不足、哺乳跟照顧,其中照顧就延伸到幼兒3歲進到幼幼班後,仍有許多狀況要因應,雙薪家庭常應接不暇,亞洲文化又多是女性請假,這次育嬰留停放寬以日申請,且男女都有,算是進步,符合世界育兒潮流。
徐書慧說,家庭照顧假以小時請,也一樣非常進步,如育兒家庭小孩有時打預防針、身體檢查或生病,一請都要一天很浪費,甚至也有的家庭有長輩要照顧等,讓照顧假變好用也重要,但希望有一天照顧假也能有薪;並建議目前改革化為育兒友善環境的起點,其他部會也要跟上,如衛福部擴大公共化托育資源、經濟部補助中小企業或微型企業育兒資源等。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李佳紜則說,肯定育嬰假朝向彈性調整,只是家長仍恐面臨職場環境、同事情誼、考績等潛規則,而不敢請假,另外育嬰假非全薪也會讓經濟壓力家庭不敢貿然請假;至於家庭照顧假變得彈性,讓照顧更方便,但建議托育品質也要隨之提升;而在親子共學立場,而強調兒童人權,育嬰假是服務家長,但孩子0到6歲前人格發展關鍵,需要健全的依附關係,家長也多希望可完成陪伴孩子成長,台灣整體社福發展仍須往這方面努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