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以真實案例提醒,退休後的挑戰固然重要,但沒有周全規劃,恐怕變成資金黑洞。(示意圖,彭博)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越來越多人選擇在退休前後追求「人生最後的挑戰」,想開創事業第二春,卻深藏著風險。日本一名男子在退休前,原本擁有近4000萬日圓(約新台幣819萬元)資產與穩定年金,卻毅然放棄延長雇用,投入考證照想獨立創業。花5年苦讀終於考上,然而,最終因收入不如預期、3年倒虧700萬日圓(約新台幣143萬元)不得不收攤退場。專家提醒,退休後的挑戰固然重要,但沒有周全規劃,恐怕變成資金黑洞。
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住在日本千葉縣的高橋正人(化名,65歲)在一家大型電子產品製造商從事銷售工作35年,原本擁有退休金2500萬日圓(約新台幣512萬元)、存款1500萬日圓(約新台幣307萬元),並預估退休後可領取每月21萬日圓(約新台幣4.3萬元)的年金,照理應可安享養老生活。
然而,時間倒回10年前,當時55歲的高橋先生心中仍有一絲不安,「看著前輩們60歲進入延長雇用後,立刻被當成『累贅』的人不少。薪水砍半、工作毫無成就感,這樣的未來真的好嗎?」於是他決定憑自己的力量試試看。當時,他將目光放在「中小企業診斷士」這張難考的證照上,合格率僅約4%。
高橋態度堅決,他說「如果拿到資格證,即使過了65歲也能賺錢,這可不是無謂的挑戰。」此後,高橋週末去上課,平日下班後也讀書2至3小時,經營學、經濟學、會計學、法務等,對55歲的大腦來說,重新學習這麼多科目比想像中困難。最終,高橋花費5年、超過100萬日圓(約新台幣20.5萬元)終於在60歲時考取資格,並在退休同時告別上班族生活,邁向夢寐以求的獨立開業。不過,現實卻不如預期,面臨拿到資格卻「養不活自己」的現實。
開業後,高橋每年需支付約95萬日圓(約新台幣19.5萬元)的固定開銷,包括協會年費、研修費與辦公室租金等。收入也不如預期,第一年年收60萬日圓(約新台幣12萬元),第二年80萬日圓(約新台幣16萬元),第三年100萬日圓(約新台幣20.5萬元)。扣除開支後,實際所得往往僅數萬元,甚至比妻子每月的兼職收入還少。
收入遲遲沒有起色,60至63歲的三年間,高橋一家因收入不足,只能動用存款補足,每月平均消耗19萬日圓,累計資金縮水700萬日圓。最終在兒子和妻子勸說下,高橋徹底清醒決定徹底關掉公司,轉而在家辦公,退出商界,僅偶爾接受人脈介紹的零星諮詢案,每件報酬約1至2萬日圓(約新台幣2千至4千元)。他也反省自己過於衝動,沒有與家人充分討論未來規劃。
報導指出,理財規劃師認為,像高橋這樣的「創業養老夢」案例並非少例,他提醒中高齡上班族在規劃第二人生時,務必遵循三大原則,包含設定停損點、從副業起步降低風險、與家人共同評估風險。專家提醒,中高齡創業應審慎規劃,避免將養老資金變成「實驗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