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爆料,美國商務部長熱衷關稅,其家族經營的投顧公司Cantor Fitzgerald,早已押注川普關稅利空,建立「退稅交易」市場。(彭博)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在上週五裁定,美國總統川普大部分全球關稅為非法的判決,衝擊正持續擴大。但美媒卻爆料,正當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推銷美國政府的新關稅,他的兒子凱爾(Kyle)和布蘭登(Brandon)早已押注關稅利空,已經營一個針對川普關稅將在法庭上被駁回的「關稅退費權」交易市場。
據報導,盧特尼克曾領導多年的這家投顧公司坎托(Cantor Fitzgerald),現今是由他的兩個兒子經營,他們所建立的退稅交易市場,讓某些客戶押注川普的關稅最終將被裁定為非法,屆時已繳納進口關稅的公司可以申請退還他們的錢。其賭注很簡單,就是「法院取消關稅,企業拿回錢,坎托則賺取差價」。
根據《WIRED》取得的文件,Cantor的交易員聲稱,他們能買進「數億美元」的潛在退稅。一封推介信甚至寫明,交易價格是「企業已繳納關稅的20%到30%」。對於繳了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7億元)的公司而言,他們可能可以從一筆交易中拿回200到300萬美元(約新台幣6147萬元-9220萬元)。
據報導,坎托已經完成一筆約1000萬美元的「IEEPA 權利」交易,並預期金額在數週內「迅速膨脹」。專家指出,這種操作本質上是一種訴訟融資:投資者先行墊付資金,未來若法院判決有利,就能瓜分退稅並獲利。
據報導,盧特尼克一直是川普關稅最響亮的支持者之一,他聲稱這些關稅將帶來「數千億美元」的收入,足以讓收入低於15萬美元(約新台幣461萬元)的美國人免繳所得稅。然而,讓他成為億萬富翁的投資機構,卻在押注這些關稅若在法院崩潰,能幫客戶從中獲利。
美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盧特尼克「對此毫不知情,因為他對坎托這家公司沒有任何洞察力或決策控制權」,坎托則拒絕評論。對此,杜克大學法學院國際商法教授蒂姆·邁耶表示,商務部長的公司竟然押注這些關稅會被取消,這讓我覺得很有意思。
川普政府在二月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墨西哥和加拿大課徵關稅,並在4月份將範圍擴大到幾乎所有向美國出口的國家,關稅稅率介於10%到 50%。隨後,小企業提告,主張總統已超越權力範圍,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也同意此說法。
《CNBC》報導,川普政府的多項關稅在上週五被聯邦上訴法院裁定為非法,這有可能導致數十億美元的貿易關稅需要退還給企業,並使白宮與其他國家達成的貿易協議受到質疑。
外媒指出,倘若關稅案件進入最高法院,預計可能會拖上一年以上。原告告訴法院,這些關稅是「生死攸關的問題」,因為任何延誤對薄利進口商而言都是致命的。即便勝訴,拿回錢也需等待,通常要6到12個月才會收到退稅,一張實體支票才會寄到公司信箱裡。
因此,坎托的提案正好切入企業「絕望與折價」的交會點。這對現金吃緊的公司來說,可以把退稅權賣掉,以補足資金,撐過下個季度。對於投資人來說,這就是純粹的監管套利:計算法院推翻的機率,折算退稅時間,再擴大操作規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