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工程師棄高薪轉行 他減薪2成不後悔原因曝

2025/08/29 20:13

殯葬服務走向專業化、年輕化,協助撫慰亡者家屬的心靈。示意圖。(資料照)殯葬服務走向專業化、年輕化,協助撫慰亡者家屬的心靈。示意圖。(資料照)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今年30歲Leon Lim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電腦工程學系,在一家政府科技機構從事網路安全工作,薪水優渥且有望升官,卻在去年離職加入妻子的家族禮儀公司,改當送行者,除了薪資縮水2成外,還需要承受情緒壓力,他並不後悔,因為送行者的工作更有價值,目前還協助轉型導入AI聊天機器人,幫助遺屬規劃喪禮流程。

《商業內幕》29日報導,當 Leon Lim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完成電腦工程學位時,他的職業生涯似乎已經確定了。2020年,他加入一家政府科技機構,專門從事網路安全工作。四年內,他的年薪就達到6位數(10萬美元以上,超過台幣305萬),並有望晉升至管理職。

在 2024 年,Lim離開公司,加入妻子的家族禮儀公司,擔任營運開發經理,今年 30 歲的Lim坦言,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

他近距離觀察妻子Rachael Tay的生活,經常與家人見面、管理營運及實現企業現代化,這些都讓他重新思考,當Lim整天躲在電腦螢幕後面時,妻子卻在幫助人們度過失落。他坦言,轉行當送行者造成經濟上的損失,薪水少了20%,但他認為這份工作更有價值。

Lim說,從網路安全工程師轉行做殯葬服務人員,不僅是職業的轉變,更是思維方式的重置。從事殯葬業「沒有什麼是可以預料的」,而且處理喪親之痛沒有現成的教科書,有些人鎮定自若,做好了準備,有些人則在太平間門口崩潰,「我們必須保持冷靜,保持鎮定陪伴他們」。

他補充說,這個行業不僅涉及物流,還涉及人情味,這是一個艱難的學習過程。而且與典型的辦公室工作相比,送行者的工作時間更長、更不規律,沒有固定的「下班時間」,因為死亡不可預測,所以必須隨時做好準備。

儘管工作時間更長、情感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薪水也降低了,Lim並不後悔。現在,他把殯葬產業看作一個科技商機。他表示,過去,家人知道親人過世後該做什麼,但年輕一代,也就是20多歲到40多歲的人,往往不知道從何開始,導入科技可以讓年輕遺屬更容易完成葬禮規劃過程。

他們的公司推出兩款AI工具,一款是解答葬禮習俗常見問題的聊天機器人,另一款則是指導家屬進行線上安排的AI規劃工具。現在他們正在探索如何利用AI幫助保存遺產,也就是將記憶、悼念和照片彙編成可以代代相傳的數位紀念物。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