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70歲夫婦退休還清房貸後「無奈賣房」 背後原因太心酸

2025/08/28 14:17

老後生活的隱藏成本,往往容易被忽視。示意圖。(路透)老後生活的隱藏成本,往往容易被忽視。示意圖。(路透)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許多人在退休時都打算用退休金把房貸還清,之後就能悠閒生活,但日本越來越多案例顯示,這種退休規劃正遭到嚴重動搖。有越來越多原先住在寬敞郊區透天厝的老年人,因為高昂的修繕費、交通不便等多項原因,被迫選擇放棄這些靠著退休金繳清房貸的房子,這些房子甚至反而成為壓迫老年生活的「負資產」。日媒警示,老後生活的隱藏成本,往往容易被忽視,與其一廂情願地認為「一輩子都要住在這裡」,還不如根據自身年齡、體力與經濟狀況來考慮換屋,這才是能安心生活的「積極選擇」。

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分享真實案例,居住在神奈川縣的宮田正志(化名,74歲)與妻子紀子(化名,70歲),在30年前購入一棟4LDK(4個房間、1個客廳、餐廳和廚房)的獨棟住宅。

宮田夫婦育有兩個孩子,正志作為上班族工作至退休,並在退休時用部分退休金繳清房貸。他原以為「終於可以不用再為房子擔心」,而鬆了一口氣。但沒想到不久後就出現轉折點,讓兩人覺得「沒辦法繼續在這房子生活」了。

最先面對的問題是「房屋老化」,屋齡超過30年的房子開始各處出現損壞,需要修理熱水器和廁所、修補外牆裂縫、進行白蟻檢查等,這些接二連三的支出不斷增加。

更大的問題則是「面對有樓梯的生活」。因為臥室在2樓,所以夫妻倆每次上廁所或用餐,都必須上下樓梯。對於膝蓋已有毛病的紀子來說,這樣的日子相當辛苦。

另一項出乎意料的沉重負擔,則是「固定資產稅」與「火災保險費」。正志無奈地說:「房貸雖然還清了,但每年還是都會有固定支出。」僅靠退休年金收入生活的正志,還要支付每年約 13 萬日圓的固定資產稅、修繕基金,以及越來越貴的水電瓦斯費,最終發現自己入不敷出。

由於2個孩子都在東京成家立業,幾乎不會回到老家,而過去正志是外派工作,和鄰居也不怎麼熟悉,他們無法指望鄰居的幫助,對孤獨的焦慮與日俱增。而且要就醫或是購物,也必須依賴汽車,紀子說,她開始覺得,如果出了什麼事「我們兩個人根本無法應付。」

經過反覆思量,兩人最終決定把持有的房子賣掉,搬到公共住宅居住。他們現在住的公宅雖然只有1K格局(套房),但全棟為無障礙設計且配有電梯,而且距離車站很近,交通相對方便。雖然原本的房子因為太過老舊,只能賣到1500萬日圓(約316萬元新台幣),但這筆錢至少也是退休生活的一筆穩定儲蓄。

紀子說:「雖然空間不大,但打掃很方便,購物和醫院都能走路抵達,房租一個月只要2萬多日圓(約4200多元新台幣)。老實說,現在的生活反而更輕鬆。」

報導提到,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調查,高齡者希望「換屋」的需求逐年增加,原因各式各樣,如「房子太大」、「高低落差多」、「難以維護」等,這種選擇放棄自宅的高齡家庭,已經不再少見。

報導提到,晚年生活的隱藏成本,往往容易被忽視,最重要的是「居住環境的安全性」、「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和「減輕經濟負擔」這3點,建議人們別一廂情願地認定「一輩子都要住在這裡」,而是根據自身的年齡、體力與經濟狀況,主動考慮換屋,這才是能夠安心生活的一種「積極選擇」。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