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以真實案例,反映了老年人面對家庭財務需求時的無奈與抉擇。(示意圖,路透)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老後退休的生活中,潛藏著各種「意料之外的陷阱」,其中包括家人臨時提出的經濟援助請求,特別是子女或孫輩的求助,往往被認為是「父母理所當然的責任」。日本一名70歲婦人,因為接到了女兒的求助電話,希望資助孫子的學費,然而,婦人每月只靠12萬日圓(約新台幣2.4萬元)退休金過活,生活清苦節儉,她無奈嘆,這讓現在經濟狀況也面臨到困難、有巨大壓力。真實案例反映了老年人面對家庭財務需求時的無奈與抉擇。
日媒《THE GOLD ONLINE》分享真實案例,70歲的高橋紀子(化名)每月12萬日圓的退休金過生活,丈夫早逝、獨自居住。某天,她的女兒真理子(化名,40歲)打電話來表示「對不起,可以再幫我一次嗎?」,一通電話讓紀子愣住了。
女兒真理子有3個孩子,都在私立大學就讀。為了供應教育費用,她早已從母親紀子那裡獲得了數百萬日圓的支援,但如今,她再次開口,詢問第3個孩子的學費能否也由母親幫忙分擔。女兒表示「我們家還背著房貸,獎金也縮水了,真的已經沒有餘裕了」聽著女兒的話,紀子心裡滿是複雜和無力。
紀子靠著每月12萬日圓的退休金過日子,然而,在第一個孫子上大學時,她還是抱著「只要自己做得到」的想法,掏出100萬日圓(約新台幣19.7萬元)資助。第二個孫子時,也再次被依靠,累計已支出將近200萬日圓(約新台幣39.4萬元)。如今,第三個孫子也來到升學時刻,女兒再次伸手求助。
紀子在掙扎中,向身邊的朋友傾訴,沒想到得到的回應卻帶著冷靜甚至殘酷,朋友直言「我們自己生活就已經很吃緊了,怎麼可能還拿老本去幫孩子?那樣太可怕了」、「為了孩子把退休金都掏出來,聽起來很美德,但要是自己陷入困境,那就得不償失啊。」經過深思熟慮,紀子最後只給予少量援助,其餘則建議女兒去申請助學金或教育貸款,她逐漸意識到「守住自己的生活」也是父母的責任。在退休後仍維持經濟自立,不讓子女背負過度的心理與金錢壓力,這才是「真正幫助孩子」的方式。
報導指出,在日本,父母資助子女教育費並不罕見,但這同時也意味著,援助與自身退休生活的「風險」往往是並存的。根據調查顯示,在日本對退休生活感到不安的人多達82.2%,其中17.5% 表示「非常不安」。許多案例顯示,「突如其來的支出」往往是退休後破產的導火線,其中就包括「子女的購屋援助與教育費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