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蘋果落實美國製造 攜手德儀生產成熟製程晶片

2025/08/25 11:11

外媒報導,蘋果在德儀的德州新場所生產的小晶片,是iPhone供應鏈關鍵。(彭博)外媒報導,蘋果在德儀的德州新場所生產的小晶片,是iPhone供應鏈關鍵。(彭博)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德州迎來一座重大的半導體新廠。德州儀器(TI)在此正式啟用投資額高達600億美元(約新台幣1.82兆元)的晶片工廠,蘋果成為首批進駐生產的客戶之一。外媒指出,蘋果將在此生產負責電力控制、感測器讀取與訊號處理的小晶片,而這正是iPhone正常運作的關鍵,倘若缺少關鍵晶片,整支手機將無法生產。

蘋果已確認,將在德儀德州廠生產iPhone與其他裝置必需的類比晶片與嵌入式元件,儘管這些晶片單價僅約0.4美元,既不是蘋果自行設計的高效能處理器,也不是3奈米或2奈米的尖端產品,但其作用卻極為關鍵。

據報導,雖然德儀的產線並非尖端製程,目前仍使用45至130奈米的成熟技術,但其專注於類比晶片的優勢對蘋果至關重要。據《CNBC》報導,這些晶片雖不為人熟知,卻是蘋果手機、電腦等產品能正常運作的基礎。

分析師指出,蘋果雖倚重最先進的處理器,但後者若缺乏數千顆低價卻必要的配套晶片,也無法發揮效能。

據報導,德儀這座新廠是4座新廠計畫的第一步,也是德儀在德州和猶他州7座工廠擴張版圖的一部分,目的在於強化美國本土的晶片供應,降低對海外製造的依賴,而德州新廠的落成,恰逢美中貿易摩擦升溫之際。

今年8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海外生產的晶片課徵100%關稅。同日,蘋果執行長庫克宣布未來4年在美投資金額將提高至6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8.2兆元),高於今年2月承諾的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2兆元)。

蘋果執行長庫克表示,部分投資將直接流向德州儀器位於謝爾曼、理查森和利哈伊的工廠,藉由依靠本土生產,蘋果不僅能避開高額關稅,也能鞏固供應鏈的穩定。

外媒指出,雙方合作雖然不像蘋果的尖端晶片那樣耀眼,但卻極具戰略意義。在全球貿易戰與供應鏈不確定性下,蘋果透過在謝爾曼廠投產,等於在最脆弱的一環上加上保險,這些不起眼的小晶片,正是iPhone能否成功問世的基礎。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