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張忠謀昔對英特爾合作態度曝光 美國要出手相救有機會?

2025/08/20 12:39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資料照)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張忠謀曾以「兩隻700磅大猩猩」來形容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這兩大勁敵,不過如今兩間公司都面臨一些問題,而外媒再度挖出張忠謀昔對合作英特爾態度,並表示如今英特爾在人工智慧(AI)領域舉步維艱。

投資媒體《Benzinga》報導,2021年季辛格(Pat Gelsinger)上任英特爾執行長之位時,曾被譽為能夠重振陷入困境的英特爾的專家,但季辛格僅上任幾個月,就公開質疑台灣的穩定性,引發與台積電(2330)的緊張關係。

他在2021年表示:「你不希望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台灣1家晶圓廠的籃子裡。」隨後公開表示台灣不是個穩定的地方。而季辛格上述言論,引發社會廣泛討論。《路透》報導,此言論導致張忠謀公開批評季辛格「態度不客氣」,後來更表示,季辛格是個「非常無禮的傢伙」。

也因為此,《路透》揭露,台積電決定取消給英特爾的好康,不再對原價2.3萬美元的3奈米晶圓提供40%折扣,等於英特爾須照定價支付全額,進而壓縮利潤。

報導指出,失去折扣相當於嚴重損害英特爾的利潤。英特爾曾是晶片製造業的主導之一,但如今已被台積電、三星等巨頭瓜分走。

而當英特爾試圖轉型成為代工企業時,緊張的關係又增添了另1個障礙。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不僅失去了定價優勢,還在爭取外部代工客戶方面失去了信譽。

外媒報導,季辛格曾對英特爾的18A工藝技術寄予厚望,但持續的良率問題和延期交付令客戶猶豫不決。結果2022年11月,OpenAI 的 ChatGPT發布,引發了全球AI的熱潮。

ChatGPT引發的AI熱潮,加上輝達的崛起,圖形處理單元成為驅動AI模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英特爾雖不斷推廣其Gaudi人工智慧加速器,但銷售卻慘不忍睹。

2023年,英特爾的營收暴跌至540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元),比季辛格執掌時下降近3分之1。2024年即便獲得了上億美國政府補貼,代工業務仍虧損188億美元(約新台幣5694億元)。

今年3月,英特爾宣布陳立武將取代季辛格,成為英特爾新任執行長。張忠謀曾在頒獎典禮公開推崇陳立武,表示他「彰顯了真正領袖的精神」。

而英特爾最新的財報凸顯了其持續面臨的挑戰。英特爾今年第2季營收金額達128.6億美元(約新台幣3894億元),然而,公司報告調整後的每股虧損為10美分。

今年4月,2名參與相關討論的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與台積電已達成初步協議,將成立1家合資企業來營運英特爾的晶片製造工廠。

不過根據8月最新消息,為了救英特爾,美國政府考慮入股英特爾。《華爾街日報》對此提醒投資人小心為上,認為英特爾國有化此路不通,指出英特爾絕對需要協助,但政府的支持往往附帶條件,在此情況下,最終恐使英特爾與更廣泛的美國晶片產業陷入困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