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前7月台歐雙邊貿易年增13.6億美元,其中荷蘭增12.6億美元。(記者鄭琪芳攝)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財政部統計,我國對歐洲向來進口大於出口,雙邊貿易自2015年544億美元增至2024年846億美元,德國、荷蘭、英國為前3大貿易夥伴;今年1-7月對歐洲貿易值為50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3.6億美元,其中荷蘭增加12.6億美元、貢獻度達9成3 ,為台歐雙邊貿易成長以主要驅動引擎,我對荷蘭出口以電子、資通產品為主,自荷蘭進口則逾5成集中於製造半導體機器及其零附件。
財政部指出,我與歐洲貿易前三大國家分別為德國、荷蘭、英國,德國穩居最大夥伴,但隨著我對荷蘭、捷克、愛爾蘭、波蘭、比利時互賴程度加深,其占比呈現降勢;對荷蘭占比先升後降,但今年前7月約占18.7%,仍較2015年增加6個百分點;對英國占比則下降3個百分點。
觀察我與荷蘭出、進口情形,累計2015至2024年間各成長1.3倍及8成,遠高於對歐洲整體平均增幅,分別於 2023年、2021年創下129億美元、102億美元最高紀錄;今年1-7月對荷出、進口均為47億美元,但分別年減16.9%及年增91.3%。
財政部表示,我對荷蘭出、進口貨品結構明顯差異。對荷出口以電子、資通產品為主,分布相對平均,單一品項占比在1成以下,近年受惠 AI 熱潮,銷往荷蘭顯示卡大幅成長,2023年、2024年占比達42%、21%,為我對荷蘭出口最大貢獻來源;自荷蘭進口方面,逾5成集中在製造半導體機器及其零附件,且國內半導體業者為保有領先優勢,積極提升製程技術與研發量能,陸續導入深紫外光(DUV)、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因此製造半導體機器及其零附件進口占比於2019年、2022年攀升至81%至83%,今年前7月達79%。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