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消費券爆發爭議,不能去三星、LG等大型企業消費,卻能在小米門市買東西。(圖擷自Xiaomi Korea臉書)
陳麗珠/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南韓從7月21日起開始發放「民生恢復支援金(消費券)」申請,這是為了振興地方經濟、扶持中小企業,因此限制不能去三星、LG等大型企業消費,沒想到竟然能在小米門市買東西,而小米集團本身可是中國數一數二的大公司,被質疑失去了消費券的原意。
據韓媒《中央日報》報導,南韓政府規定消費券不得在大型電子零售商、大型外資企業購物,因此三星、LG、樂天Hi-Mart以及Apple門市都無法使用消費券。
然而,中國小米集團去年銷售額達3659億人民幣(約新台幣1.52兆元),比SK海力士還多,其在南韓所開設的門市竟被列為「小型企業」,使得民眾在購物時能夠以消費券折抵費用。
《中央日報》記者11日前往首爾永登浦區汝矣島IFC Mall購物中心的小米商店,結果發現店內各處和收銀台都貼著「本店可使用消費券」的標示,記者實際購買1支1萬1800韓元(約新台幣255元)的溫濕度計,果然看到同等金額的消費券從卡片裡被扣除,並且接收者為「小米科技韓國有限公司(Xiaomi Technology Korea LLC)」。
據了解,南韓一般民眾可領取15萬韓元(約新台幣3240元)消費券,小米店員指稱若是想買更貴的商品也可以,比如說70萬韓元(約新台幣1.5萬元)的電視機,交易方式是先扣掉消費券額度,再支付剩下的費用。
對此,批評者認為在小米門市使用消費券,已明顯背離了政府的初衷;負責消費券業務的南韓行政安全部則透露,目前是規定消費券只能在前1年銷售額低於30億韓元(約新台幣6477萬元)的商家購物,由於IFC Mall的小米是在今年6月開業,並且是南韓唯一一間小米直營店,在沒有去年的銷售紀錄下成為了合格店家。
據了解,隨著消費券的持續發放,小米規劃在南韓發展更多直營店。仁荷大學消費學教授李銀姬對此痛斥,消費券最初是為了幫助本地中小企業而推出的,如今卻協助中國企業進軍韓國市場,當局必須制定更嚴格的標準避免被鑽漏洞。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