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心態》作者豪瑟認為,最聰明的投資方法是盡可能「無腦、簡單且無聊」。外媒指出,這種投資策略中最好的工具之一是低成本指數基金。(彭博)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作者豪瑟(Morgan Housel)近期在播客節目《The Burnouts》中表示,許多投資人,特別是擁有高智商、高學歷的人會覺得,若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投資者,就必須想出一套複雜的策略,才可以最大化報酬率。但他指出,這種觀念很可能正在阻礙你獲得長期的財務收益,他認為最聰明的投資方法是盡可能「無腦、簡單且無聊」。
《CNBC》報導,豪瑟說,談到投資時,「你越把事情弄複雜,通常表現就越差。」他認為最聰明的投資方法「並不是」追逐熱門股票或嘗試掌握市場時機,而是盡可能「無腦、簡單且無聊」。
豪瑟說:「如果你能夠當一個平均水平的投資者,並且持續超過一般的時間,例如未來20年每年都能獲得市場的平均報酬,你將會有驚人的表現。那些能夠保持簡單、持續平凡投資50年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的最終贏家。」
報導提到,這種投資策略中最好的工具之一是低成本指數基金,該基金追蹤像是標普500這類的市場指數,目標是複製該指數的表現。金融專家普遍推薦這種被稱為「被動投資」的策略。
認證財務規劃師、Cove Financial Planning 創辦人史密斯(Ben Smith) 表示,即使是全世界最資深的基金經理人,也很難持續打敗基準指數,因此採用跟上市場表現的投資策略,是一種聰明且付出較少的做法。史密斯說,雖然追求最高報酬可能讓人感到更刺激,但這樣做大概不會比持續投資低成本指數基金更接近你長期的財務目標。
根據晨星(Morningstar)的數據,2015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間,只有7%的主動管理共同基金經理能跑贏平均的被動基金。
全球最成功的股市投資人之一、「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長期支持被動投資。他1993年在致股東的信中寫道:「透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甚至對於不懂投資的人來說,也能夠超越多數專業投資者。」
2017年接受《CNBC》節目採訪時,巴菲特再次強調類似建議:大多數投資人不該專注於挑選「正確的公司」,而應該「以非常非常低的成本,持續買入標普500中所有大型公司。」
巴菲特表示,從實際角度來看,擁有一個多元且低成本的指數基金組合,並盡可能長期持有,幾乎在所有情況下都是最合理的選擇。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