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需要英特爾?前執行長點出翻身關鍵

2025/08/11 10:57

英特爾前執行長貝瑞特(Craig Barrett)。(彭博資料照)英特爾前執行長貝瑞特(Craig Barrett)。(彭博資料照)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近年重振代工業務的計劃不如預期,導致公司財務狀況陷入困境,英特爾前執行長貝瑞特(Craig Barrett)近日投書《財星》雜誌(Fortune)表示,美國需要英特爾,只要現在客戶投資英特爾,該公司仍有一線生機。

貝瑞特指出,英特爾是唯一一家能夠提供最先進邏輯晶片製造的美國公司,因此美國需要英特爾。包括台積電(2330)和三星(Samsung)都已表明,近期沒有將最先進製程技術引進沒有的計劃。輝達(NVIDIA)、蘋果(Apple)、Google等美國客戶需要且應該明白,由於價格、地緣政治穩定性和供應鏈安全原因,他們需要第2個來源來生產期所需的主要商品。

貝瑞特表示,英特爾現金短缺,無力投資未來取代台積電所需的產能,甚至連從台積電少中拿到合理的部份產能都做不到。英特爾將需要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19兆元)左右的現金注入才能保持競爭力。但這一投資規模相當於《晶片法案》資本撥款的100%,因此美國政府不太可能成為英特爾的救星。

貝瑞特認為,英特爾現在唯一的現金來源就是客戶,客戶資金雄厚,如果其中8家願意每家投資50億美元(約新台幣1496.25億元),英特爾就有機會翻身。客戶投資英特爾是為了分一杯羹,並獲得供應保障,他們為什麼要投資,這個問題的答案包括英特爾可以提供本土供應、第2貨源、美國國家安全問題以及與台積電談判的籌碼等。

貝瑞特補充,如果美國政府能夠確實行動起來,就會對最先進的半導體進口商品徵收50%或是川普喜歡的任何稅率的關稅,以此來催化相關行動。如果美國能夠支持國產鋼鐵和鋁,那麼肯定也能支持國產半導體。

貝瑞特提到,英特爾現任執行長表明,在客戶簽下合約之前不會投資新的14A製程技術,這項發言簡直就是笑話。如果要在這個領域取勝,就必須成為技術領導者,而不是只會追隨別人,開發一項技術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每有客戶會願意簽下次等的技術。不過,貝瑞特隨後表示,幸運的是英特爾擁有良好的技術,因此如果客戶願意在現在投資,他們仍有機會佔據領先地位,他們只是需要錢。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要求英特爾現任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下台後,4名英特爾前董事也公開聲明,呼籲將英特爾製造部門分拆成一家獨立公司,以確保美國晶片製造的主導地位。

對此,貝瑞特指出,「4名睿智的英特爾前董事會成員」認為,必須將英特爾分拆成2個部份,客戶才會投資英特爾。貝瑞特直言,這並不是開玩笑,許多公司之間的關係涉及供應,同時也涉及競爭,很難想像英特爾真的能與輝達、蘋果、Meta、Google、戴爾(Dell)等公司在其成熟產品線上競爭,如果想讓問題複雜化,那就花點時間分拆公司,讓這些人滿意。

但貝瑞特強調,若是大家的目標是為了拯救英特爾,強化這家公司在製造業務的實力,為美國解決真正的問題,那麼真正該做的應該是立即投資英特爾、維護國家安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