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被哥哥擅自賣掉!70歲婦人「沒做一件事」退休夢碎

2025/08/09 11:29

遺產規劃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與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談論後事,總是令人感到不自在。示意圖。(路透)遺產規劃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與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談論後事,總是令人感到不自在。示意圖。(路透)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遺產規劃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與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談論後事,總是令人感到不自在,但也有不少案例表明,不少人因為在生前疏忽了相關措施,導致後來陷入了嚴重的困境。日本70歲婦人田島紀子(化名)突然發現登記在已故母親名下的老家,被哥哥賣掉了,令她相當傻眼,而當初和哥哥的私下口頭約定,導致紀子沒有實際去辦理登記申請的舉動,成為了整個事情的關鍵,如今在一系列法律程序下,紀子若想要奪回老家,幾乎已經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日媒《THE GOLD ONLINE》報導真實案例,紀子近期收到了政府寄來的登記變更通知書,上面記載著:原本應該仍在已故母親名下的老家,竟先短暫過戶到哥哥的單獨名義,隨即轉移至第三者名下。進一步確認後,她發現房屋早已售出,新買家甚至已開始進行裝修工程。

對於長年深信「我們家在繼承問題上絕對不會起爭執」的紀子而言,這是她首次直接面對「繼承現實」的震撼時刻。

報導稱,紀子的母親去世後,哥哥曾對紀子說「老家由我先管理」,她也沒多想,更沒有急著進行遺產分割協議與不動產登記等相關事宜,但沒想到這樣的「口頭默契」,最終竟然成為致命關鍵。

在日本,未經所有繼承人協議與同意,便擅自辦理不動產過戶(登記變更)的情況並不罕見。常見手法包括:事先準備一份自筆遺囑,然後在遺產分割協議書上,擅自填寫並蓋上其他繼承人的姓名與印章,並在完全未通知其他繼承人的狀況下,單方面提出登記申請。

若出現上述狀況,一旦房產在這種情況下被出售給第三方,想再取回幾乎是不可能的。此外,若買家確信自己是透過「正當程序」取得不動產,依日本民法「善意第三人」的規定,買家在法律上極可能受到保護。

這類糾紛的背後,源於日本長年制度上的漏洞,也就是繼承登記並非強制。過去不動產因繼承發生的名義變更屬於「自願辦理」,許多家庭便將此事延宕,甚至長期擱置。不過日本已經在2024年4月修法,已要求在繼承發生後必須及時辦理登記。

不動產在兄弟姊妹共有的情況下,日後出售或處分需全員同意,常使流程陷入僵局。若一方想出售、一方想繼續居住,爭議甚至可能演變為家族決裂。紀子的案例正是如此,因為缺乏事前協商,最終摧毀了兄妹間的信任,社會上很多人自以為「我們家不會有事」,但一旦真的遇上了,也可能變成出乎意料的爭端。

報導建議,為了避免老年後增加風險,也守住與家人的親情關係,正確認識制度、及早溝通、並以書面留下證據,將是不可或缺的步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