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台灣課徵關稅20%出來後,出現許多陰謀論點,尤其關於川普要求包括台積電等後續加碼投資美國,有不同解讀。(資料照)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已宣布自8月7日起,台灣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將加徵20%對等關稅,較4月初原先公布的32%有所下調,但仍高於日本、南韓等主要貿易夥伴的15%。美對台灣要課徵關稅20%出來後,出現許多陰謀論點,尤其關於川普要求台積電等後續加碼投資美國有不同解讀,社群媒體評論達人Kenny Chang在個人臉書上分析,有4個基本關鍵心態,呼籲大家應當要去理解。
1. 川普要的是製造業偉大,不是送錢給美國。
美國並不缺錢,川普更不需要他國政府撥預算來施捨,用這種角度跟川普團隊談判絕對會被打槍。最願意投資美國的其實是中國,但有聽到川普要中國投資嗎 ? 中共恨不得舉全國之力到美國投資,把各種產業都買下來,中共也有這個鈔能力,而且不擔心虧損,如果川普只是要錢,那幹嘛不叫中國來呢 ?
此外,投資重點是製造業,不是金融。美國因為很多基礎製造業沒有辦法在全球產生利潤,國內缺乏投資誘因,所以川普要的重點有兩個,一是各國來分攤風險,二是他國來填補國家安全的漏洞。
2. 好的投資規劃比付多少錢還重要
其實不用去猜美國要台積電3000還是4000億元投資,坦白說,沒有一套投資計畫,再多錢都不是重點,因為他真的不是要錢。從白宮看待這些投資金額的說法來分析,提出一個好的方向和可行性,提出你要交換的東西,川普會就這個方案來衡量協議。
至於川普喊的那些投資數字,一方面是他要面子,另一方面,他很清楚,一旦你開始執行計畫,落地生根,再長成大樹前,投資就會一直一直來,有沒有達標,再說吧,反正也不在位子上,成功有功,不成功無過,何樂不為 ?
台灣政府要做的是後盾和桶箍,跟企業一起規劃可行性,政府不是去編列預算,更不是當收錢小弟,從金融、稅務、主權基金、股權投資等方向,都可以有很多協助空間,甚至跟日、韓一起合作,入股他們,一起分攤風險,都是很好的提案。
3. 一定要給錢嗎 ? 為何日韓歐都做得到 ?
政府作為桶箍,首先要把利弊分析清楚,然後放軟姿態給予一切協助,如果台灣企業仍然沒有共識,好,我贊成那就不要投資 ! 其實20%並不差 ! 但我們可能還是要犧牲一些關稅和市場開放,來確保川普不會再往上調來壓榨我們。
日韓歐的政治體質跟我們不同,他們沒有朝小野大的問題,他們也有許多大型財團,整體溝通成本低;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整天欺負你的鄰居。
4. 半導體要被犧牲了嗎 ?
關於川普要求台積電投資英特爾的傳聞,魏哲家已經講過,沒有意願投資和合資;陳立武也說英特爾不會分拆;美國半導體從來就不是技術問題。英特爾製程專利還比台積電強,各有各的優缺點。
美國確實很清楚表達希望能複製整個台灣半導體供應鏈過去,他們也很清楚很多法規、人才等等都還需要時間磨合,這些投資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回本,但也會有很多商業以外的附加價值。怎麼衡量 ? 這就是政府目前最重要的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