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推升通膨?主計總處:台幣升值減輕進口物價上漲壓力

2025/08/06 18:25

主計總處公布7月CPI年增1.54%,連續3個月低於2%。(記者鄭琪芳攝)主計總處公布7月CPI年增1.54%,連續3個月低於2%。(記者鄭琪芳攝)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美國對等關稅將於8月7日上路,可能推升美國通膨,進而造成外溢效果。對此,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表示,川普政府8月公布的關稅幾乎都較4月調降,且農工原物料因需求受影響而價格下跌,加上新台幣升值效應, 應該能夠大幅減低進口物價上漲的壓力。

主計總處今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54%,連續3個月低於2%,但漲幅較6月略擴大,主因颱風及豪雨推升蔬菜、雞蛋等價格;其中17項民生物資7月平均年增1.79%、為17個月以來最大漲幅,因雞蛋止跌回升、結束連18個月下跌,加上豬肉、雞肉及麵包漲幅較大 。剔除蔬果及能源後,核心CPI上漲1.7%,已連續16個月低於2%,目前整體物價平穩。

外界擔憂對等關稅可能推升通膨,曹志弘說明,美國調漲進口關稅,外界可能會擔心美國產品漲價,「我們從美國進口商品當然也會變貴,可能會有一些外溢效果」。不過,川普政府8月公布的關稅稅率幾乎都比4月調降, 所以相關影響應該比較小一點,加上國際農工原物料因需求受影響,所以價格相對比較低,而我國原物料高度仰賴進口,原物料下跌會使得整體進口物價做一些調整,加上新台幣升值的效應,所以應該能夠大幅減低進口物價上漲的壓力。

根據主計總處調查,7月美元計價進口物價指數下跌1.69%,已連續33個月走跌;新台幣計價進口物價指數更下跌11.78%,為61個月以來最大跌幅。曹志弘表示,美國調整關稅的確會使得全球需求受到一些影響 ,所以相對國際農工原料價格幾乎都是下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