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華斬獲「大而美法案」基建訂單 董事長:打遍日韓無敵手

2025/08/06 16:37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今日法說會直言,研華所屬的邊緣運算產業在日、韓、美本土幾無競爭對手,主要競爭者集中於台灣。(記者方韋傑攝)研華董事長劉克振今日法說會直言,研華所屬的邊緣運算產業在日、韓、美本土幾無競爭對手,主要競爭者集中於台灣。(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工業電腦龍頭廠研華(2395)董事長劉克振今日法說會直言,研華所屬的邊緣運算產業在日、韓、美本土幾無競爭對手,主要競爭者集中於台灣,美國對等關稅造成的影響相當有限;研華財務長暨綜合經營管理總經理陳清熙並提到,公司已參與美國「大而美法案」相關大型基建專案,金額數量與規模「非常嚇人」,後續成長動能值得期待。

劉克振表示,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是高度碎片化、非標準量產的產業,不像化工、太陽能等標準化產品易被中國壓價取代。「我們這個行業在日韓幾乎沒有對手,歐洲只有一點點,美國本土更是幾乎沒有。我們的對手都在台灣」,何況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高額關稅,即使中國廠商意圖削價,也難與研華主力產品線競爭,對營運影響極小。

針對關稅應對策略,研華現階段從中國出貨至美國的占比僅剩個位數,大部分採取轉嫁訂價方式因應,僅針對少數全球性客戶協議分擔,整體風險可控。若8月7日美方針對一系列產品的關稅政策進一步明朗,不排除能更加明確釐清稅率與豁免範圍,除非關稅稅率達到3成以上,才有可能擴大美國產線。

在美國市場方面,總經理陳清熙透露,研華近期已參與美國「大而美法案」下的智能化基礎建設專案,相關規模「是研華過去出貨量遠遠比不上的等級」;營運展望方面,公司指出,第三季受惠AI與半導體設備需求帶動,7月營收有望創下今年單月新高,整體淡季不淡,接單出貨比值連續維持1.08以上水準,顯示客戶下單動能穩健。

關於AI產品,研華2025上半年來自邊緣AI(Edge AI的)營收比重已達16.8%,預期全年將突破20%。相關應用遍及農業、能源、醫療、交通與智慧製造等多元場域,並持續透過新平台推進軟硬整合布局。儘管近期遭遇DDR4斷貨挑戰,公司已提前與台灣模組廠擴大合作,第三季供應無虞,第四季能見度已達6成,預計9月初會更明朗。

對於未來發展策略,董事長劉克振補充,將持續尋求通路與軟體的策略性併購,擴大歐洲、亞洲與美國的服務業物聯網版圖,並強化影像辨識與AI關鍵能力,為下一階段成長奠定基礎。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