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新稅率將於美東時間8月7日凌晨12點01分生效(台灣時間8月8日中午12時)。(法新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行政命令,進一步調整於4月首度公佈的對等關稅,新稅率將於美東時間8月7日凌晨12點01分生效,其中台灣將暫時被課20%關稅。不過文件中也明確列出1項例外條款,明確提到在一種情況底下,仍適用舊有稅率。
《路透》報導,今年,從汽車到藥品、起司和葡萄酒等各種產品的生產企業都加快了向美國的發貨速度,以趕在美國總統川普徵收關稅之前完成交貨。國際商會(ICC)表示,與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可能在第3季末開始產生影響,因到那時企業可能已經拋售了在新關稅實施前累積的美國庫存。
國際商會副秘書長威爾森(Andrew Wilson)估計,他們的庫存大約有4個月的量,比平均水平多出1個月左右,這有助於延緩價格上漲,但若他們把這些庫存售完,預期會在第3季末開始產生影響。
根據1份數據顯示,由於關稅開始提高部分商品的成本,美國6月通膨率上升,這支持了經濟學家對下半年價格壓力將上升的預期。而數月來,一些全球最大的公司一直警告稱,它們將受到關稅的擠壓。
根據報導,這些企業現在開始計劃如何轉嫁成本並改變業務,以試圖緩解成本上升、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消費者信心減弱的衝擊。
威爾森認為,現在普遍存在的邏輯是,價格上漲不會僅僅由美國消費者承擔。
根據白宮官網指出,美國每年龐大且持續的貨物貿易逆差所反映的情況,構成對美國國家安全與經濟的異常且重大威脅,而這一威脅的根源全部或在很大程度上來自美國境外。
因此川普宣布針對此一威脅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並為了因應該威脅,對進口商品加徵他認為必要且適當的額外從價稅(ad valorem duties)。
不過,川普也列出1項例外條款,若商品在生效時間(8月7日凌晨12:01)之前,若商品已在裝貨港裝載上船,並正處於最終運輸途中,且在2025年10月5日凌晨12點01分(美東夏令時間)前完成進口或從倉庫提領,則這類商品不適用此次新增的關稅,而應繼續適用先前第14257號行政命令(經修訂)中規定的額外從價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