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智庫 : 稀土管控是美真正「痛點」晶片制裁效果有限

2025/08/01 10:27

美國官員警告稱,如果美中未能達成貿易協議,中國商品的關稅可能再次飆升至3位數水準。(資料照,路透)美國官員警告稱,如果美中未能達成貿易協議,中國商品的關稅可能再次飆升至3位數水準。(資料照,路透)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目前美中兩國尚未達成貿易協議,雙方同意繼續努力延長8月12日到期的90天關稅休戰期,而這一輪會談與先前兩次「並無實質差異」,雙方似乎都在「拖時間,等待局勢轉變」。

對此,柏林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MERICS)專家宋濤表示,中國在這一領域佔上風,因為「晶片牌」的效果不如稀土。

宋濤指出,稀土材料和磁鐵對全球汽車、半導體和航空航太工業至關重要,中國可以利用對全球稀土材料和磁鐵市場的控制權。他直言,稀土管控才是真正的「痛點」。

專家表示,美國川普總統發動關稅戰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劍指中國,期望改善不公平貿易行為,縮減貿易逆差,並重塑全球供應鏈,並促進產業回流美國,抑制中國產業發展。但在取得一系列勝利之後,華盛頓發現與中國達成有利的協議,可能不那麼容易。

德媒報導,對美方而言,與中國達成協議遠比日前與歐盟、日本、英國、東南亞多國簽訂的貿易協議更具挑戰。雙方的戰略籌碼落差明顯,中國掌握全球稀土供應,美國則以限制AI晶片出口為武器。

據報導,美中雙方在5月日內瓦會談後,美國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45%調降至30%,中國也將反制關稅從125%降至10%,暫時緩解雙方貿易戰升溫。

緊接著在6月倫敦談判,出口管制被正式納入貿易討論範圍,這項前所未有的舉措,模糊了貿易與國家安全之間的界線。現今,這次在斯德哥爾摩的磋商,仍無重大突破。宋濤形容,目前美中雙方似乎都在「拖時間,等待局勢轉變」。

目前是否延長休兵,將由美國總統川普拍板。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帶隊參與會談,他表示會談是「建設性」的,但「任何決定都需川普總統定奪」。

目前雙方談判僵持不下。美國官員警告稱,如果未能達成協議,中國商品的關稅可能再次飆升至3位數水準,而中方也已表態希望延長現有關稅暫停措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