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執行長庫克表示,美國關稅恐導致蘋果單季成本增加11億美元。(法新社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科技大廠蘋果(Apple)週四公佈最新財報,第4季營收預測超出預期,不過,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也警告,美國關稅恐導致蘋果單季成本增加11億美元(約新台幣330.77億元)。
《路透》報導,蘋果公佈,截至6月28日的第3季營收為940.4億美元(約新台幣2.82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超過分析師預期的895.4億美元(約新台幣2.69兆元)。每股盈餘1.57美元,高於預期的1.43美元。
作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所發起的貿易戰核心,關稅已經導致蘋果在截至6月的這1季損失了8億美元(約新台幣240.56億元),但同時也推動一些消費者在今年春末購入iPhone。這些消費行為幫助蘋果在本會計年度Q3的銷售額超越預期,增幅達到至少4年來最大。
最暢銷的產品iPhone銷售額成長了13.5%,達到445.8億美元(約新台幣1.34兆元),超過分析師預期的402.2億美元(約新台幣1.2兆元)。
儘管關稅影響持續,蘋果仍預期營收將實現成長,財務長帕雷克 (Kevan Parekh)表示,本季收入預計將出現中高個位數成長,這將超越分析師預估成長3.27%達到980.4億美元(約新台幣2.94兆元)。
蘋果近期一直積極轉移銷往美國市場的商品產線,在印度生產iPhone,越南生產Mac和Apple Watch等其他產品。許多蘋果商品仍可能面臨不斷變化的最終關稅稅率影響,但目前已有許多商品獲得豁免。
以主要市場來看,包括美國在內的美洲地區面臨關稅壓力,本季銷售成長9.3%,達到412億美元(約新台幣1.23兆元);在大中華地區,銷售額達153.7億美元(約新台幣4621.75億元),年增10%,也高於151.2億美元(約新台幣4546.58億元)的預期。
庫克受訪時提到,蘋果預估,本季的9.6%銷售成長當中,約有1個百分點歸功於消費者在潛在關稅生效前的購買。庫克指出,在本季初就能看到一些跡象,具體來說,是與關稅公告相關的一些提前銷售。
美國目前仍在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談判,白宮最新公佈的稅率顯示,印度將面臨25%的關稅,不過分析師認為,從長遠來看,印度仍可能為蘋果保留成本優勢。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