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首富「農夫山泉」創辦人鍾睒睒,因計畫在美國新罕布夏州第二大城納舒厄(Nashua)開發一處工業用地,興建飲料廠,引發當地民眾和州議員反對。(法新社資料照)
吳孟峰/核稿編輯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前首富「農夫山泉」創辦人鍾睒睒,因計畫在美國東北部人口剛超過100萬人的新罕布夏州(新州)第二大城納舒厄(Nashua)開發一處工業用地,興建飲料廠,當地民眾和州議員憂水資源被奪而群起反對。
這場爭議始於今年5月,當時有消息稱,「農夫山泉」的美國子公司NF North America,於今年1月悄悄地收購了納舒厄一塊9.3公頃工業用地上的一棟單層建築。該地已被廢棄近11年,NF計畫興建一座飲料廠,並購買納舒厄剩餘的水供其營運。
當時新罕布夏州當地媒體的頭條上寫道:「中國億萬富豪想要新罕布夏州的水」。「農夫山泉」目前是中國最大的飲料公司,鍾睒睒的淨資產估計達640億美元(新台幣1.9兆元)。
與早期中國的大規模投資不同,在中國成為美國決策人士眼中的國家安全威脅的代名詞前,這類投資可能並不引人注目,但NF這筆投資的前景似乎充滿不確定性。
近年來類似的交易,包括電池大廠國軒高科(Gotion)、寧德時代與福特汽車的合作,以及農業綜合企業阜豐集團在北達科塔州興建玉米加工廠,要不適完全陷入停滯,就是面臨越來越嚴格的審查。
「農夫山泉」斥資6700萬美元(新台幣19.9億元)收購該塊地,是估價1500萬美元(新台幣4.5億元)的4倍多。由於購買價格高昂,且該地靠近供水關鍵基礎設施,國防承包商BAE系統公司和聯邦航空控制中心,立刻引發當地民眾和州議會議員注意。
社群媒體和當地新聞報導中的討論,已轉為臆測一位中國億萬富豪為何對一處廢棄房地產感興趣,並引發有關中國接管當地水資源的傳言。
紐約資源公司iMpact執行長佩雷拉(Chris Pereira)表示,在當前地緣政治環境下,將一項重大土地收購與一位著名的中國億萬富翁聯繫起來,尤其是在水資源等戰略領域的收購,會加劇公眾的懷疑和政治表態,即使購買土地具有商業合理性,但其價格只會增加人們「一定有什麼事情發生的印象」。
新罕布夏州州議會不久前才封殺一項限制對中國在內「外國對手」的實體出售軍事設施附近土地的法案,但「農夫山泉」投資案重新引發外界對上述議題的討論,促使州議會議員將此措施納入預算,並於今年六月通過,新法還賦予州檢察長沒收此類財產的權力。
新罕布夏州共和黨領導人還呼籲對此投資案進一步審查,且正在推動州層級的執法行動,以及聯邦層級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的調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