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僑宣佈美25%商品漲價5%。(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關稅衝擊來了,各大企業已明確表示,將把關稅轉嫁給消費者,「快消之王」寶僑宣佈將約25%產品價格上調約5%,據路透調查,預估企業全年虧損將達83億美元(約新台幣2448.5億元)。
路透報導,整個春季,大型零售商和消費品製造商都在警告稱,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將擠壓他們的業務,迫使他們在降低盈利,和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之間做出選擇。
週二,這家生產從Bounty紙巾到汰漬洗衣液等家庭必需品的包裝巨頭寶僑發佈了對2025年的黯淡展望,並向沃爾瑪等大型零售商發出了信息,從下週開始它將不得不提高部分美國商品的價格。
未來幾個季度,企業面臨的這項挑戰可能會影響到一般消費者。寶僑表示,將提高約4分之1在美國銷售的產品價格,以抵銷新關稅帶來的成本,公司發言人表示,各類別產品的價格漲幅都在個位數左右。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最新報道,寶僑公司宣布計劃今年在美國市場將家庭用品價格上調約5%,以應對川普關稅政策帶來的10億美元(約新台幣295億元)成本衝擊。
路透報導,自疫情爆發以來,消費品、食品和飲料公司一直苦苦掙扎,銷售業績低迷,因為消費者對價格日益昂貴的名牌包裝食品望而卻步。雀巢上週表示,北美消費者仍不願在收銀台支付更多費用。
進一步漲價將加深投資人的擔憂,他們擔心大品牌如何應對節儉的消費者和川普貿易戰帶來的高昂成本的雙重挑戰。
美敦力公司前董事長兼執行長、哈佛商學院高管教育研究員比爾喬治表示:“你會看到沃爾瑪、亞馬遜和百思買等公司被迫將價格上漲轉嫁給消費者。”
“普通民眾尚未感受到關稅上調帶來的影響,而關稅將進一步上調。”
7月16日至25日期間,路透社全球關稅追蹤公司表示,預計全年總損失將達71億美元(約新台幣2094.5億元)至83億美元(約新台幣2448.5億元)。
通用汽車、福特和其他汽車製造商迄今已承擔了總計數十億美元的關稅成本。
許多公司在關稅生效前向美國出口了更多商品和原料。經濟學家和分析師認為,囤積行為幫助一些公司將物價上漲推遲到今年晚些時候,這也解釋了為何關稅尚未反映在美國通膨數據中。
國際商會副秘書長安德魯威爾遜估計,一旦企業庫存耗盡,就會感受到通貨膨脹,但這可能要到第4季或明年第1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