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證實與三星(Samsung)簽下165億美元車用晶片訂單。(彭博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28日證實與三星電子(Samsung)簽下165億美元(約新台幣4896億元)車用晶片訂單,AI 6車用晶片2奈米製程重回三星懷抱,但AI 5仍採用台積電(2330)代工,但《金融時報》認為,這並不足以推動三星復甦,三星的晶片代工業務幾乎被競爭對手台積電(2330)甩在身後。
《金融時報》報導,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28日證實,已經與三星電子簽署165億美元(約台幣4865億)的半導體合約,這也三星晶圓代工史上最大筆訂單。
報導表示,三星近幾季財報令人失望,不僅在高頻寬記憶體(HBM)方面落後,讓市佔落後SK海力士,代工晶片業務也幾乎完全被台積電吃下。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台積電67.6%的市佔率遠超過三星的7.7%。
晶片工廠依賴良性循環:客戶越多,產量越高,利潤越高,再投資越多,如此循環往復。但到目前為止,三星的代工業務正處於逆勢而行。
三星在德州的新廠特別需要這筆訂單。這座接受拜登政府《晶片法案》補助所興建的工廠,正因缺乏客戶可能成為閒置產能。
投資人因看好三星營運改善已推升股價今年漲近3分之1,特斯拉訂單消息出爐後再漲6.4%,但分析認為可能太早過於樂觀。因對於1個依靠驚人收入蓬勃發展的行業來說,這份為期8年的合約實在微不足道。
根據數據顯示,以三星今年預估營收2300億美元(約新台幣6.8兆元)計算,年均20億美元(約新台幣594億元)的合約僅相當於3天營收,對這家科技巨頭而言算不上大單。
其次,馬斯克可選擇的晶圓代工廠商本就不多,很可能藉此讓供應商互相競價。特斯拉將上1代晶片交給台積電生產,更早的AI 4晶片則由三星代工。
報導認為,雖然合約細節未公開,但特斯拉應該談到不錯的價格。三星為了讓閒置產能開工,有足夠動機提供優惠條件,相較之下訂單滿載的台積電就沒必要削價競爭。
雖說這即使不是最賺錢的生意,特斯拉訂單確實帶來其他好處,例如讓工廠掛上知名客戶招牌來吸引其他大客戶,還有額外的管理顧問服務,因為馬斯克計劃親自造訪協助提升生產效率。
不過,光靠這筆訂單還不足以帶動三星全面復甦。三星其他業務包括智慧手機都面臨各自的壓力。
報導指出,近期股價表現強勁,漲幅略勝大盤,但考量到三星在基準指數中占很大比重,其相對於明年獲利預估的本益比現已高於多數同業。認為三星必須在技術上追上競爭對手,並贏回更多知名客戶,才能真正重回正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