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今年的裁員規模相當可觀,自1月以來已有超過1.5萬個職位遭到裁撤,約占全球員工總數的7%。(彭博)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微軟今年的裁員規模相當可觀,自1月以來已有超過1.5萬個職位遭到裁撤,約占全球員工總數的7%,是繼2014年收購諾基亞後最大規模的裁員行動,但微軟並不是沒有賺錢,反倒創下了歷史性獲利紀錄。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最近的致員工備忘錄中,就透露了微軟當前所面臨的這個矛盾局勢,強調微軟也會加碼 AI 投資,並面對企業文化的劇烈變動。
微軟今年已裁掉1.5萬個職位,最大一波裁員出現在7月,當時裁掉了約9000名員工,約占整體員工數量的4%。而7月的這波裁員潮,是在5月與6月前兩輪裁員的基礎上進行的,這顯示了微軟正加速調整體質、迎接AI時代的到來。
納德拉在上週四(24日)公開的致員工備忘錄中,直接談到了裁員的核心矛盾點。他說:「從任何客觀指標來看,微軟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我們的市場表現、策略定位與整體成長,全都持續向上。」
他指出,公司資本支出已創歷史新高,主要用於強化AI與雲端基礎建設。但儘管不斷加碼投資,人力總量卻「幾乎沒有變化」,因為在擴張新領域的同時,也同步裁撤部分既有職位。
納德拉將這種矛盾現象稱為「成功的謎題」,並指出科技業的成功既非永恆,也難以均分。「進步從來不是線性的,它充滿變化,有時甚至伴隨張力,且永遠充滿挑戰。但這也為我們創造了嶄新的機會,讓我們得以重新塑造自身定位、引領轉型,並產生前所未有的影響力。」
納德拉指出,微軟未來的發展方向,將圍繞在3大核心重點:資安、品質與AI轉型。他表示,在AI主導的新時代,微軟的使命不再只是提供靜態工具,而是要賦能全球每一個人與組織,讓他們能夠打造自己的智慧應用。
納德拉描繪了一個願景:全球80億人都能隨手召喚一位研究員、分析師或程式助理。公司將從過去的「軟體工廠」轉型為「智慧引擎」,AI 將成為微軟評估所有產品、服務與業務部門的核心視角。為推動這場轉型,微軟本會計年度將投入800億美元在 AI 基礎建設上,並重新部署資本與人力資源。
面對組織重組與員工士氣動盪,納德拉特別呼籲全體員工保持「成長型心態」,以謙遜與堅定的態度面對這場轉型。「這段過程可能會顯得混亂,但轉型本就如此。團隊正在重組,工作範疇正在擴展,新的機會無所不在。」他將當前AI帶來的產業變革,比喻為90年代個人電腦與辦公軟體普及的革命。
值得注意的是,納德拉並未在備忘錄中明確承諾未來不再裁員,也未對組織穩定性作出保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