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表示,美國對歐盟商品徵收15%的關稅,恐使藥廠成本增加高達190億美元。(路透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分析師週一(28日)表示,歐盟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將使原廠藥(Brand drug)被徵收15%的關稅,可能使製藥業損失130億美元(約新台幣3847.35億元)至190億美元(約新台幣5623.05億元)。分析師稱,除非藥廠採取行動減輕關稅影響,否則增加的成本可能會導致消費者藥品價格上漲。
《路透》報導,歐洲官員週日(27日)表示,一項雙邊貿易協定將對歐盟徵收15%的全面關稅,其中也涵蓋藥品領域,但部份學名藥(Generic Drug)將被排除在外,獲得關稅豁免。美國一直在對製藥產業進行國家安全調查,該產業正準備應對潛在的獨立產業關稅。
川普本(7)月稍早在雙邊協議談判前透露,藥品關稅可能高達200%。一些華爾街分析師認為,這項調查最終不會對歐盟徵收額外的關稅,但也有分析師警告,雙方協議還未正式簽署,有一些問題還未解決。
瑞銀分析師維斯頓(Matthew Weston)表示,貿易協議的細項預計將包括對歐盟藥品出口的保護措施,使其免受美國調查的影響,尤其是美方與英國和瑞士的談判中也正討論這類措施的情況下。
荷蘭國際集團(ING)分析師斯塔迪格(Diederik Stadig)則稱,儘管預計不會在15%的基礎上加徵關稅,但在正式簽署貿易協議之前,一切都還不明朗。斯塔迪格預估,如果不採取任何緩解措施,這些關稅可能會使產業支出增加130億美元(約新台幣3847.35億元),其中一部份最終可能要由消費者承擔。
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布林(Courtney Breen)預估,產業的額外支出將達190億美元(約新台幣5623.05億元),但企業或許可以透過一直在實施的措施,例如囤積藥品、與合約研究人員達成新協議等行動,來吸收部份成本。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