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房仲點出,買房時有15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可以協商。(路透)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從業10多年的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布爾(Dana Bull)表示,他看過最有策略的購屋行動,往往與砍價無關,而是掌握在「如何談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條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在買房的時候,有許多事情是可以協商的,在談判的過程中搞不好會意外省下一筆開銷,布爾就曾協助客戶省下超過5萬美元(約149萬元新台幣)的支出。
布爾認為,在房地產交易中,一切都可以談判,買家了解的選項越多,就越有能力談出真正適合自己的交易。他提醒:真正的機會,往往藏在合約的細節裡。
以下是布爾列出的15件買房可協商事情
1.賣方讓利
賣方讓利指的是在成交時,賣方以金錢方式讓利,幫助買方支付部分或全部的交屋費用,通常約佔房價的 1% 到 2%,可用來支付律師費、保險等支出,布爾透露,他經手的交易中,幾乎一半都包含這種補貼。這對於有足夠頭期款但手頭緊的買家來說,特別有幫助。
2.利率買斷
除了拿賣方讓利來支付交屋費,也可以用來利率買斷。布爾透露,他的一位客戶就使用 9000 美元(約27萬元新台幣)的補貼降低貸款利率,2年內省下超過1.5萬美元(約44.9萬元新台幣)的利息。
3. 附帶動產
喜歡屋主的家具、地毯或窗簾?這些都可以開口談,許多賣家會願意留下這些物品,因為可以減輕搬家負擔,也能讓交易更吸引人。布爾曾經賣出一間屋子,屋主留下價值約5萬美元的 West Elm 家具。而最讓他印象深刻的一次交易,是屋主把海邊別墅出售時,還附帶一輛豪華轎車。
4.盡責查證
檢查不必僅限於基本檢查。可以和賣方協商,進行更全面的評估,像是納入通常不包含在標準檢查中的盡責查證,例如氡氣檢測、黴菌檢查和含鉛油漆評估。
5. 修繕要求
若房屋有維護問題或在檢查中發現瑕疵,可以要求賣方在交屋前完成修繕。布爾協助客戶談成更換整個化糞池系統,這費用超過5萬美元。布爾說,以他居住的麻薩諸塞州來說,如果化糞池沒通過 Title 5 檢查(污水處理系統檢查),幾乎無法貸款,賣方必須先行改善。無論範圍有多大,所有修繕內容都要白紙黑字寫清楚:例如誰來做?什麼時候完成?修了什麼?
6. 回租協議
如果賣方需要多一點時間搬走,回租安排可以讓你的出價更具吸引力。賣方可在交屋後短暫居住一段時間,並支付市場價格或象徵性租金。
7. 補足估價差額
若市場火熱,房屋可能估價不如成交價。買家可提出承擔部分估價落差,布爾說,他的1位客戶就願意補上1萬美元(約29.9萬元新台幣)的差額,讓出價勝出又不全然暴露在風險中。
8. 清潔與物況
大多數合約只要求房屋「掃地乾淨」交屋。但布爾最近會協商,讓賣家支付專業清潔、地毯清洗或垃圾清除等服務。
9. 保固項目
購買新建案時,別忘了談電器、結構與系統的保固。即使是中古屋,也可要求轉移現有保固。這樣如果出現任何意外情況,買家也能比較安心。
10. 交屋前的進場權限
你可能需要在交屋前進屋測量、叫工班或準備搬家。雖然大多數合約常有限制,但在協商過程中,可爭取更多次數或提早放置儲物。
11. 庭院整理與外部修繕
別忽略了戶外空間。買家可以要求賣家修剪樹木、整地或外牆修復,這樣既能提高安全性,又能提升房屋的吸引力。
12. HOA費用等規費
美國的HOA(屋主協會、Homeowners Association)是非盈利性的法人組織,住戶會繳交一筆費用給HOA,來共同維護公共空間。布爾稱,除了交屋費,一些買家會要求賣方支付 HOA費用、社區管理費或房屋稅。他的1位客戶談成賣家支付一整年 6000 美元(約18萬元新台幣)的社區管理費,減輕購屋首年壓力。
13. 許可證與文書工作
必須不斷確認水電等大型工程,是否已辦理合法許可,並有結案紀錄。買家也可要求檢附文件:如居住證明、檢查報告與收據,可以清楚地了解房屋的狀況和歷史。因為很多人會在自家房產上進行未經許可的施工。如果買家沒有要求提供這些資訊,或者合約中沒有寫明,賣方就無需提供這些資訊。畢竟「事前謹慎總比事後後悔好」。
14. 自動加價條款
買家可設「自動加價」條館,在有競標時自動加價至上限。例如,買家出價 70 萬美元,願意每次比對手高 5000 美元,但最多加到 74 萬美元。如果對手出 72 萬美元,買家的出價就自動跳到 72.5 萬美元。
布爾稱,在合約中加入這個條款,可保證買家不會因為價格而錯失良機,也不會超出預算。
15. 有趣一點的小舉動
房地產交易不一定要那麼嚴肅。我看過買家送賣家加滿油的車,或者在交屋後叫披薩一起慶祝,這些小舉動都可以為整個過程帶來輕鬆並有助於建立良好的關係。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