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預測,2027年中對美出口將暴砍逾14.3兆(法新社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中第3輪貿易談判正在進行中,不過,根據在線數據可視化及流通平台「經濟複雜性觀察」(OEC)關稅模擬器顯示,以目前的關稅,到2027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可能會減少4850億美元(約新台幣14.35兆元),而德州將是最大受害者。
CNBC報導,該預測是基於中美兩國最新實施的關稅措施,以及全球貿易可能因此發生的變化。目前,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合計51%的關稅,而美國對華出口則面臨32.6%的關稅。美國威脅稱,如果8月12日前未能達成協議,將對中國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最高可能達到145%。
儘管目前的中國關稅水平,和週日宣佈的貿易協議中與歐盟達成15%的關稅協議,將導致美國出口在2027年增長12%,但進入美國的中國商品數量已經開始下降。
目前,海運數據顯示,貿易戰期間中國對美出口量呈下降趨勢。據南加州海洋交易所和船舶交通服務執行董事J. Kipling (Kip) Louttit船長的每週船舶報告,7月上半月,每日到港船隻數量曾一度上升至66.8艘,但在下半月出現了逆轉。過去1週,到港船隻數量降至每日58.7艘,上週早些時候兩天更是降至55艘。
零售集團一再警告稱,關稅威脅和延遲的循環只會增加不確定性,以及訂單推進的猶豫。
關稅模擬器顯示,中國也將減少對美國出口,預測到2027年將減少1010億美元(約新台幣2.98兆),其中美國出口損失最大的產品包括大豆(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960億元)、積體電路(74.4億美元、約新台幣2202.24億元)、原油(73.3億美元、約新台幣2169.68億元)、石油天然氣(63.6億美元、1882.56億元)和汽車(50.9億美元、約新台幣1506.64億元)。
在美國各州中,德州和加州將首當其衝受到對華貿易下滑的影響。德州是美國對華出口額最大的州,出口額達9.54億美元(約新台幣282.38億元),其中以電機和電子產品(2.22億美元、約新台幣65.71億元)、礦物燃料、礦物油和蒸餾產品(2.04億美元、660.38億元)以及機械、機械器具和零組件(2.01億美元、約新台幣59.96億元)為主。
加州在各州中位居第2,對華出口額最大的產品是光學、攝影和膠卷設備以及醫療器械,出口額達1.79億美元(約新台幣52.98億元)。此外,加州對華出口額最大的產品是馬達和電子產品(1.25億美元、約新台幣37億元)以及機械、機械器具和零件(9300萬美元、27.52億元)。俄勒岡州在各州中位居第3,對華出口額達4.58億美元(約新台幣135.56億元),其中以馬達和電子產品(3.97億美元、約新台幣117.51億元)為主。
至於受惠者,隨著中國一直在與東協(東南亞國家聯盟)等國家進行貿易擴張談判。關稅模擬器預測,俄羅斯對中貿易將增加698億美元(約新台幣2.06兆元),成為最大贏家,中國將擴大貿易關係的其他國家包括越南(344億美元、約新台幣1.01兆元)、沙烏地阿拉伯(280億美元、約新台幣8288億元)、韓國(279億美元、8258.4億元)、澳洲(246億美元、7281.6億元)和日本(214億美元、約新台幣6334.4億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