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2025年上半年成為越南蝦最大進口國,年增幅高達81%。(資料照,歐新社)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根據越南水產品出口與生產者協會(VASEP)統計,中國在2025年上半年成為越南蝦的最大買家,進口額近5.95億美元(約新台幣174億元),年增幅高達81%,取代美國。報導指出,在美中貿易戰陰影下,美國曾是越南蝦類最大市場,但5月因業者搶在新關稅前集中出貨,出口暴增66%,6月卻急跌37%。專家預計,隨著8月1日美國將開始徵收對等關稅,大量「趕稅單」提前完成,7月對美出口將明顯放緩。
根據越南媒體《越南之聲》報導,VASEP指出,這一強勁成長歸功於中國消費需求回升,特別是對越南龍蝦的高度偏好。整體來看,越南上半年蝦類出口總額超過20億美元(約新台幣58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其他主要市場也呈現正成長,像是對澳洲出口成長5%、加拿大6%,而對日本的出口更大幅增加19%。穩定的需求與對高附加價值產品的偏好,使日本仍為越南第三大蝦類出口市場。
南韓市場亦表現穩定,因對加工蝦的穩定需求,上半年成長14%。對台灣出口增幅也達27%,進一步鞏固越南蝦在東亞市場的地位。在歐洲市場,蝦類出口增長16%,其中德國、比利時與法國皆錄得雙位數成長,主要得益於《越歐自由貿易協定》(EVFTA)下的關稅優惠。
相較之下,美國這個曾是越南蝦最大市場的國家則表現不穩。雖然上半年對美出口總額仍年增13%,達到3.41億美元,但單月出口變化劇烈,5月因業者為避開新關稅而集中出貨,出口暴增66%;然而6月隨即大跌37%。因此,VASEP預估,7月對美出口恐將放緩,因為許多「趕稅單」已提前完成。
VASEP強調,面對全球經濟持續不穩,越南蝦出口企業必須主動調整策略,分散市場、降低對美國的依賴,並充分利用《越歐自由貿易協定》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貿易協議。此外,企業應聚焦開發高附加價值的深加工產品,並強化透明可追溯性,以降低貿易詐欺與非法轉運風險。為了提升應變能力,越南蝦企還應在養殖、加工與訂單管理環節全面導入科技與數位解決方案,包括建立標準化養殖區、改善供應鏈成本控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