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資料照,記者吳欣恬攝)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對等關稅對台灣經濟影響縮小,星展銀行將2025年的台灣GDP成長預測從3.0%上調至4.0%,反映提前出口和強勁的AI需求。而考慮到提前出口的回落以及全球宏觀經濟環境的疲軟,2026年的GDP成長預測從2.4%下調至2.0%。
星展銀行今舉辦2025年第3季經濟展望記者會,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表示,今年台灣GDP成長預測從3.0%上調至4.0%,上修原因是AI需求強,第2季出口非常強勁,超乎預期,考慮提前出貨的影響。
2026年的GDP成長預測則從2.4%下調至2.0%,因為考慮美國隊等關稅的執行,預期將看到對全球需求產生負面影響,加上提前出貨提前到今年的話,勢必拖累明年的出口表現。
此外,星展銀認為,對等關稅對台灣經濟的總體影響,預計將小於4月時原先的擔憂程度。主要由於科技類產品已被排除在外,受對等關稅影響的產品範圍已顯著縮小,產品價值約為300億美元,僅佔美國從台灣進口總額的26%。
馬鐵英分析,對等關稅對台灣GDP的直接影響估計為0.2-0.5個百分點,而半導體關稅(如果僅針對晶片)的直接影響估計為0.1-0.3個百分點。預計財政刺激措施可以抵銷這些影響。
馬鐵英指出,台灣2第季GDP成長可能大幅超出預期。第2季出口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4%,主要受對美國市場出貨量的推動,這可能意味著3個月的關稅暫停期間,出口商在提前出貨。同時, 出口大幅成長主要受資通產品帶動,台灣的出口表現亦優於其他亞洲主要經濟體,這也顯示AI相關的科技產品需求仍然強勁。
她預期下半年經濟成長將放緩。出口可能會因提前出貨而有所回調,儘管AI需求可能會繼續提供支撐。隨著財富效應趨於穩定和進口關稅不確定性的緩解,消費有望出現反彈。政府的財政刺激措施也可能在下半年支撐內需表現。
此外,星展銀也將2025年CPI通膨預測從1.9%下調至1.7%,2026年預測從1.7%下調至1.5%。由於匯率升值和去年貨幣政策緊縮的滯後性效果,需求和供應面的物價壓力均可能趨緩。下半年電價調漲的可能性將是一個主要風險。
第2季民間消費明顯減弱,可能反映了股市回檔和房地產市場疲軟帶來的負面財富效應。消費者也可能因為預期進口關稅調降而延後購車。
馬鐵英說,汽車銷售的部份,有台美之間可能消除進口關稅的不確定性,預計下半年可望恢復成長。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