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左)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右二),在日內瓦與中國官員舉行閉門會談,討論晶片出口與稀土供應議題。(路透)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紐約時報》20日報導,美國對中政策正出現重大轉折。在中國以稀土反制施加經濟壓力,加上川普尋求年底訪華意願強烈下,華府態度急劇軟化,不僅放緩對北京強硬手段,更解禁Nvidia先進AI晶片對中銷售,顯示對中鷹派勢力正在失勢。
上週,美國政府出乎意料允許Nvidia向中國出口H20晶片。儘管該晶片非最頂級,仍屬先進等級,這與三個月前川普下令封殺晶片出口、並祭出高額關稅的強硬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轉向關鍵在於中國的反擊。今年4月,美方本以為北京經濟疲弱,將難以承受新一輪關稅壓力。未料中國直接切斷對美出口稀土與磁鐵,衝擊汽車、軍工與醫療產業。福特、鈴木等廠因此停擺,大量企業高層急電白宮求援,迫使川普政府重新考慮談判可能性。
此外,川普強烈希望於秋季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啟動貿易談判。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已著手籌組可能隨行的企業代表團,顯示訪華行動已有實質準備。
過去被視為「無可談判」的科技出口限制,如今成為可交易籌碼。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原曾強調「晶片不可能換稀土」,但7月15日已改口稱晶片解禁屬於「整體會談的一部分」。
此轉變也反映白宮內部勢力消長。過去主張強硬科技管制的國安會成員,近期因忠誠度爭議遭撤換,為交易派掌權掃除障礙。盧特尼克、國務卿魯比歐與白宮加密及人工智慧主管薩克斯(David Sacks)取而代之,代表華府朝實用路線傾斜。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則積極遊說政府,強調封鎖只會促使中國自主研發,反使美國喪失主導權。
然而,鷹派人士對政策鬆動深感憂心。他們認為,這等於讓中國得以將科技管制納入談判籌碼。前布希政府官員帕迪拉(Christopher Padilla)直言,這是一場「中國重大的外交勝利」。蘭德公司顧問古德里奇(Jimmy Goodrich)則警告,美國未來的對中政策恐將受制於北京意志。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