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秘密「囤黃金」?晨星揭數量 美元將面臨麻煩

2025/07/18 11:27

晨星指出,中國可能正在秘密囤積黃金。(美聯)晨星指出,中國可能正在秘密囤積黃金。(美聯)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過去3年裡,中國央行一直在購買實體黃金來增加其儲備。然,《Morningstar》報導,已有越來越多人猜測,中國不僅公開增持黃金,還可能私下大舉囤積金屬,估計實際持有量可能已達到5065公噸、為官方數據的2倍,意在削弱對美元的依賴。

Money Metals黃金分析師紐文豪伊生(Jan Nieuwenhuijs)指出,中國自英國進口的黃金數據,遠超過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市場需求,暗示背後是央行級別的「非公開進口」,實際持有量是官方數據的兩倍,這是業內人士與他分享的資訊。

報導指出,中國央行開始增加黃金購買量,是於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當年,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外匯儲備(包括美元與歐元)進行凍結,震撼全球央行。而這一被稱為「美元武器化」的行動,讓多國重新審視美元的政治風險,轉向黃金以尋求避險,其中動作最明顯的正是中國。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數據,中國人民銀行在2022年11月與12月共增持62公噸黃金,儲備首次突破2000公噸。2023年更以225公噸成為全球央行最大買家,2024年則累積至2280公噸、約佔其外匯儲備的5%。

對此,道明證券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巴特·梅萊克表示,中國增持黃金主要是為了使其3.3兆美元(約新台幣96.9兆元)的外匯存底多元化,約計6.7%是黃金,此舉是為了「防止美元購買力下降」,因為中國擔心美國37兆美元(約新台幣1087.2兆元)的債務將「不可持續地快速增長」。

梅萊克向《MarketWatch》表示,由於美國關稅導致對美元持有需求減少,「保持購買力、減輕制裁風險以及適應與美國的貿易減少」是中國希望擺脫對美元依賴的關鍵原因。他指出,黃金是一種「沒有交易對手風險、具有內在價值且能自動對沖通貨膨脹的資產」。

對於中國央行購買黃金的數量是否超過公開數據,世界黃金協會市場分析師喬·卡瓦托尼承認,市場上正在討論此事。

他指出,「中國定期提供符合規定的報告」,但在某些情況下,報告可能會延遲,但「始終會進行調整以反映相關活動」。不過,他承認,實際情況可能比報導的要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