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7日舉行「台美政府對等關稅協商我國政府因應對策」公聽會,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中)等列席。(記者羅沛德攝)
〔記者劉宛琳/台北報導〕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舉行「台美政府對等關稅協商我國政府因應對策」公聽會,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指出,台灣尚未收到關稅信函,會在8月1日前與美國積極協商,希望可以爭取到比我們的競爭對手日本、韓國更好的待遇;過程中也會持續去堅守產業與國家的利益,捍衛國民健康與糧食安全。
針對產官學和立委意見,顏慧欣回應,在8月1日以前,各國暫行的對等關稅仍維持在10%,雖有25個經濟體陸續收到美國通知20%到50%不等的對等關稅未來稅率。但目前我們觀察這個關稅信函,它發出的一些考量,看起來處理的方式也不太有具有一致性,或和談判的進展可能也沒有必然的關係。
顏慧欣表示,目前為止有一些國家已在公開的場合表示和美國的談判有達到一定的進展,例如柬埔寨政府在7月4日宣佈他和美談判即將完成,歐盟也提及和美談到了原則性的協議,但他們還是收到了關稅信函,得到了一個新的稅率。可是像越南,美國宣佈越南完成了談判,給越南的一個20%的新稅率,可是越南卻反而沒有收到關稅信函。
顏慧欣說,台灣還沒收到關稅信函,但有無收到關稅信函目前看起來的解讀是,美國政府是希望給各國更多的時間,但希望可以加速各國和美國進行談判的誘因和動力。所以就台灣而言,即便還沒收到關稅信函,但我們談判立場就是持續的在8月1日以前努力和美國進行積極的協商,希望在取得一個對台灣產業、對國家利益最佳的對等關稅稅率;而我們也希望可以爭取到比我們的競爭對手日本、韓國更好的待遇。
顏慧欣解釋,美國提出對等關稅談判目的是要解決貿易逆差,去檢視它覺得長期以來對美國不公平的關稅結構,所以當然會對台灣提出很多有助於促進美國市場商機,以及可以增加美國出口成長的任何議題。但對台灣來說,我們會持續去堅守這些產業與國家的利益關係,也會去捍衛國民健康與糧食安全,我們有我們的國際標準、國際義務需要同時兼顧,所以在談判過程中一定會去尋求貿易和產業之間的平衡性。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