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創集團以326.9億元,百分之百收購日本品牌廠Pioneer。(路透)
群創以326.9億元 收購 Pioneer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台灣面板大廠群創光電旗下車載子公司CarUX,宣布與國際投資機構EQT簽訂協議,以股權價值1636億日圓(約合新台幣326.9億元),收購日本百年品牌Pioneer Corporation 100%股權。
這是群創集團自2010年耗資1860億元併購奇美電與統寶的三合一,創下全球面板產業史上規模最大的併購案紀錄之後,15年來再一次大手筆併購案。
據報導,CarUX作為群創旗下專攻車載顯示與人機介面(HMI)的子公司,早在併購前便與Pioneer有密切合作,這筆交易是「業務先行、整合再上」的策略,市場認為水到渠成。
分析師指出,群創拿下Pioneer,引發業界關注的不只是收購金額,而是背後的戰略企圖。群創不想只做元件供應商,想以Pioneer品牌為核心,推動下一階段國際擴張,與日韓、美系Tier 1廠商正面競爭。
業內人士表示,這不只是一樁「擴充產品線」的投資,而是將「品牌、技術、通路」打通的關鍵佈局。現今車用電子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已進入下一階段,整體生態圈從單一零件供應延伸至軟體整合與智能服務。一旦整合成功,CarUX在全球車用電子分工中將擁有話語權。
Pioneer揚聲器。(擷取自中國社交媒體)
Pioneer的「聲」命之路
Pioneer從音響之王到車載巨人,營運軌跡與「聲音」脫不了關係。Pioneer創立於1938年,初期以揚聲器起家,是日本音響製造業草創期的重要一員。1950至1980年代,Pioneer憑藉家用音響、卡帶播放器與雷射唱盤等多項創新產品紅遍全球,成為當時與Sony、Panasonic並列的電子品牌巨頭。
進入1990年代,隨著家電數位化與全球化競爭加劇,Pioneer逐漸將重心轉向車載電子與B2B市場,並先後退出電視與家電業務。2000年代,Pioneer更與Honda、Toyota、GM等大型車廠合作車載導航與音響系統,穩居全球前五大車載電子供應商之一。
2014年,當Apple宣布CarPlay推出時,第一批支援的第三方車機品牌就有Pioneer,當時就與 Alpine、Kenwood 分庭抗禮。
然而,儘管Pioneer在轉型過程中積極調整,但還是無法擺脫日本電子業「高技術、低利潤、慢決策」的結構性困境。2019年,瑞典私募基金EQT收購Pioneer大多數股權,推動一連串組織重整與聚焦車載業務。
分析師指出,儘管Pioneer品牌在消費市場式微,但Pioneer的車載事業卻在全球OEM市場中穩紮穩打,尤其在導航系統、車載音響、HMI設計上累積深厚技術。專家直言,這就是群創所看重的「內功」。
Pioneer與多家日本車廠合作悠久,在供應鏈中具有信任關係,一般新創公司難以取代。(法新社)
藉併購案邁向國際車載市場
對於群創為何會以逾300億元台幣,收購一家看似已走下坡的日企。分析師點出關鍵,Pioneer具有「隱藏版競爭力」,除了品牌價值,還擁有2大特點,包括完整的HMI軟體能力、與日系車廠的深度綁定,使其在車載電子供應鏈中站穩腳步。
據了解,Pioneer具完整的HMI軟體能力,不僅能提供螢幕與音響,更有自有導航引擎、語音控制、車機UI系統開發能力。這讓其能提供整套智慧座艙(smart cockpit)解決方案,成為車廠青睞的Tier 1供應商。
此外,Pioneer長年支援豐田、本田、日產跨國出貨,包括北美、歐洲、亞洲,因此其infotainment系統具備高度模組化、支援多國語言切換與地區化語音控制,這是許多新創或中資廠商難以比擬的資產。
Pioneer與這些日本車廠的合作悠久,在供應鏈中雙方建立了信任關係,一般新創公司難以取代。另外,Pioneer在亞洲、美洲、歐洲皆有製造與維修據點,具備即時服務全球OEM車廠的能力。
分析師指出,CarUX收購Pioneer將對智慧座艙相關供應鏈產生明顯的結構性影響,特別在IC、面板模組、車載HMI軟體3個領域帶來整合、重新洗牌與區域性調整等效應。
從這些角度看,群創收購的不只是一個品牌,而是一整套能支援其邁向國際車載市場的能力基底。
分析師指出,群創集團收購Pioneer與鴻海併夏普,這兩樁收購時機與對象體質完全不同。(路透資料照)
「業務先行、整合再上」
正當群創宣布收購日廠Pioneer一案,市場想起了鴻海併夏普。對此,分析師指出,這兩樁收購時機與對象體質完全不同,群創收購是以「選良婿」的方式投資,鴻海是以「白馬救公主」式入局。
鴻海於2016年入主夏普,當時著眼於面板與家電業整合,但夏普營運瀕臨破產,是資產與債務糾結嚴重的企業,鴻海只能以資金與製造體系為夏普輸血,帶有高風險與極大文化障礙。
Pioneer是EQT 整頓過的健康公司,收購時EBITDA(用來衡量公司核心盈利能力的財務指標)為正,且產品聚焦,也無債務炸彈。而群創與Pioneer的結盟是以雙方「互補戰略」為基礎,未來將整併產品線、供應鏈、品牌與軟體研發,擴大在北美與歐洲車廠的業務份額。
專家指出,CarUX透過Pioneer的助力,成為少數能提供完整智慧座艙解決方案的亞洲供應商,將可挑戰南韓(LG、Samsung Harman)、歐洲(Bosch、Continental)、中國華為的 Tier 1。
日媒解讀,這種「業務先行、整合再上」的策略,為台日企業整合的「2.0版」。
Pioneer接受群創併購,符合現今日本企業在全球競爭環境下的現實與文化觀。(歐新社)
Pioneer願意被台商收購 三個「日本視角」
數據指出,Pioneer累積超過6000件全球專利,參與多項國際車載標準的制定,擁有技術護城河。這對CarUX來說,是一筆「買品牌、買技術、買專利」三位一體的交易。
專家表示,Pioneer已被外資持有多年,決策文化較國際化,其願意被收購,反映出「外資接手,亞洲內部整合」的新局。以日本企業的角度,這樁收購案包含3大關鍵,非敵意、長期經營導向,以及日本企業特有的「善後文化」與選擇「亞洲盟友」而非歐美或中資。
分析師認為,Pioneer接受群創併購,並不是被迫賣身,而是完成轉型、選擇合適夥伴「交棒」的理性決策,符合現今日本企業在全球競爭環境下的現實與文化觀。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