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3奈米、矽光子技術外流中國?童子賢籲建立共同防線

2025/07/02 16:30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技術外流不會只是單一企業的問題,產業與政府應建立共同防線。(記者方韋傑攝)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技術外流不會只是單一企業的問題,產業與政府應建立共同防線。(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竹科未上市企業索爾思光電驚傳中資高價收購,其所掌握的3奈米晶片製程、矽光子技術引發外流疑慮,還可能以台資身分作為掩護,輾轉下單給台積電(2330)代工高階晶片;對此,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今天表示,政府與產業界應共同建立防線,避免關鍵技術流向不當對象。

童子賢今天表示,儘管不完全掌握索爾思光電交易細節,但是觀察美中科技競爭與出口管制等事件的大致脈絡,可以得知技術外流不會只是單一企業的問題,「而是國際競爭力的防線問題」。舉例來說,兩年前台灣發生隱形眼鏡業者的模具設計圖檔遭到流出、轉單到中國,顯示技術外流風險早已不限於國與國之間,「廠商對廠商」之間的商業競爭,也會出現繞道、複製、轉發等灰色操作。

童子賢認為,倘若台灣高階敏感技術輾轉外流,不僅將影響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技術地位,也可能觸犯跨國管制規範,倘若確實存在相關漏洞,應儘速查清並補加以補強。針對此類風險管理,呼籲建立制度性規範,針對「高敏感度製程」轉單紀錄的業者提高警戒,未來若再度發現「繞道行為」,可考慮將相關廠商列為禁止下單對象。否則這類如同「無照駕駛」的廠商,可能會對整體產業秩序造成破壞性影響。

童也提到,半導體產業本已成為地緣政治角力核心,無論是輝達(NVIDIA)、谷歌(Google)等美國大廠,或是台積電(2330)在先進製程的全球領先地位,都是各國管制與攻防的焦點。台灣作為全球科技供應鏈關鍵環節,必須主動強化制度自律,「不是只有美方在管,我們自己也要看緊流程」,面對全球科技分流與出口管制趨勢,台灣不僅要強化技術實力,更應建立守得住的底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