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月,港幣套利交易成為全球回報最高的套利交易。(彭博)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過去一個月,全球回報最高的套利交易在香港,外資在此大賺4%以上的「幾乎無風險利差」。外媒指出,香港的借貸成本在短短幾天內驟降至「近零」,這等同於「變相大幅降息」,在香港政府捍衛聯繫匯率制度之下,幾乎無風險的套利交易(carry trade)重新回歸。
據報導,導致港幣流動性飆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香港自1983年以來實行的港幣與美元掛鉤政策。在聯繫匯率制度下,兌美元的交易區間維持在7.75至7.85之間。
Port Shelter Investment Management創始人兼創始人理查德·哈里斯表示,香港政府對貨幣區間的完全維護,為國際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信心。
據報導,今年4月時,川普總統宣布「對等」關稅後,美元匯率走弱下,香港金管局為維持匯率穩定,在5月初被迫拋售1290億港幣(約新台幣4804億元)換取美元,以捍衛聯繫匯率制度下的匯率,防止其進一步走強。但此舉措卻令香港市場的港幣大量增加,銀行體系資金過剩、HIBOR崩跌,借錢成本近乎零。
數據顯示,香港銀行同業拆遷(HIBOR)4月29日為4.07%,近月暴跌至1.57%,到6月20日更降至0.53%,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跌幅。同時,美國30天平均隔夜融資利率(SOFR)從4月29日的4.35%,僅小幅下降至6月18日的4.3%。
分析師指出,當港幣的融資成本遠低於美元時,交易員往往會借入港幣,然後將其與收益率更高的美元賣出,以賺取利差。
專家指出,近期港幣與美元之間形成極具吸引力的「套利機會」(carry trade),其匯率風險極低,主要關鍵是港幣與美元的「掛鉤」制度發揮關鍵穩定力量。簡單來說,外資幾乎免費借港幣,換成美元存進美國隔夜市場,賺取4%以上無風險利差。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