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安特衛普和漢堡港的塞港情況最為嚴重,船舶的卸貨等待時間大幅延後,這種情況預計將持續至少幾個月。(彭博)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反覆無常的關稅政策,加上歐洲低河流水位,導致歐洲出現自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以來最嚴重的供應鏈擁堵。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駁船需要等待數天才能裝貨,貨櫃船也面臨長時間的等待,這些問題以鹿特丹、安特衛普和漢堡港的情況最為嚴重,預計將持續至少幾個月。
荷蘭航運公司WEC Lines的董事總經理凱撒·盧克納爾(Caesar Luikenaar)表示,「所有大型樞紐都已超負荷運轉」。他也表示,歐洲許多重要港口都已滿載運轉。
荷蘭物流公司Euro-Rijn Group的執行長范奧曼(Albert van Ommen)表示,他認為此次壅塞是疫情爆發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當時貨物流量出乎意料地保持彈性,導致人員配備困難的港口不堪重負。
范奧曼表示,在歐洲第二繁忙的貨櫃港安特衛普,船舶的卸貨時間比計畫晚了3到5天。
這些問題是對全球物流系統的最新打擊,直到最近,該系統才允許許多公司維持最低庫存,因為他們知道定期的運輸服務會按照固定的時間表定期補充庫存。
德國物流公司Contargo警告客戶,駁船在安特衛普港平均等待裝載貨櫃需要66個小時,在鹿特丹港則需要77個小時。駁船通常會在固定的時間內在貨櫃碼頭進行裝載,以確保它們能夠快速且有效率地卸下貨櫃。
德國DHL高層卡斯帕·埃勒貝克 (Casper Ellerbaek) 表示,延誤尚未迫使任何客戶因零件短缺而停止生產,但這種「戲劇性」事件仍然存在風險。
物流公司將危機歸咎於川普領導下的美國關稅政策的急劇變化,這些問題迫使貨櫃運輸線路改造其網絡,以適應全球貿易流量的急劇變化。
此外,在乾旱的春天使水異常淺水後,對駁船上的限制限制了駁船的限制進一步加劇了問題。同時,歐洲港口也正在應對亞洲的進口量增加,因為美國高關稅會導致商品轉移到其他地方。
專家指出,一些為歐洲當地市場服務的航運公司被迫花費一周的時間,而不是正常的最多3天,從鹿特丹的不同航站樓收集貨櫃,以分發到該地區的港口。解決所有問題的能力投資將需要數年的時間。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