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中國500億美元晶片基金重新調整戰略,以因應美國科技限制。(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多年來華盛頓及其盟友限制中國取得先進晶片製造工具、軟體和智慧財產權,北京為了反制壓制,積極扶植本土半導體產業鏈,成立大基金III以提供資金支援。對此,認證制裁篩選專家Tejaswini Deshmukh發文指出,中國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45兆元)晶片基金開啟攻擊模式,以直接瞄準美國設置的技術瓶頸,如果北京戰略成功,大基金III將開啟中國製造晶片的新時代,並有可能全新繪製全球科技力量版圖。
Tejaswini Deshmukh指出,目前大基金III正將資金重新集中在美國科技戰略弱點上,這是對美國主導的技術封鎖的明確回應,也顯示了中國並非只是在防守。她認為,該基金的重啟,與中國對人工智慧的雄心壯志息息相關。
據報導,中國大基金III改變了投資策略,現今採取了集中投資的方式,投資於曝光機和晶片設計軟體等關鍵瓶頸,與早期將資金分散投資於數十家公司不同。
業內人士表示,北京新策略旨在支持曝光技術開發,這是晶片製造中最困難的部分。中國正試圖開發自己的替代方案,以取代荷蘭ASML佔據主導地位的EUV系統。另外,北京也瞄準晶片設計工具,隨著美國公司撤出中國,X-Epic和 Empyrean等本土替代公司正在培育以填補這一空白。
Tejaswini Deshmukh表示,最初大基金III計劃籌集的資金約3440億元人民幣,目前資金仍不足,但中國官員認為,資金短缺只是暫時,且投資時間約10至15年,這傳遞出的訊息顯示,中國正在為科技領域的長期戰爭做準備,並不尋求短期回報。
該文指出,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百度及DeepSeek等公司正在建立大型語言模型,並與OpenAI、Anthropic和GoogleDeepMind等美國巨頭競爭。隨著美國限制措施的收緊,這些中國公司需要國內晶片基礎設施來保持競爭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消除瓶頸限制已成為國家安全的當務之急。Tejaswini Deshmukh表示,這番言論關係重大,誰控制了晶片生產,誰就控制了人工智慧、軍事系統和數位經濟的未來。
Tejaswini Deshmukh指出,中國大基金III調整資金布局,標誌著全權半導體競爭的策略升級,這不僅是資金轉移,更像是在向全球發出訊號:中國準備透過有針對性的長期投資來應對美國的科技制裁。
這也引發技術冷戰的可能性,即出現兩種平行的生態系統,一個由美國與盟友主導,另一個則是中國與合作夥伴主導。因此,目前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中國如何磨礪半導體產業,從廣泛的野心轉向有針對性的報復。
Tejaswini Deshmukh直言,如果北京戰略成功,大基金III將開啟中國製造晶片的新時代,並有可能全新繪製全球科技力量版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