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日以「川普2.0對產業的影響與因應之道」進行專題演說。(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今日以「川普2.0對產業的影響與因應之道」作為專題演說主軸,強調美國現在的高階服務業才是「贏的方程式」,若繼續推動製造業回流,不僅違背產業結構、與現實脫節,也可能導致美國失去全球經濟與政治的領導地位,關稅更不可能讓美國走向富裕。
童子賢表示,全球正處於「川普2.0」的時代,雖然美方政策更為熟練且快速推行,然而其經濟政策多數仍為「討好選民」的短期手段,例如高喊美國財政赤字嚴重,卻又大幅推動減稅,「喊錢不夠用,又叫大家繼續少繳管理費」,令人難以理解。在製造業方面,川普鼓吹工業回流,但事實上,製造業投資期長、變動慢,難以與總統任期等短週期政策匹配。
「製造業短則5年、長則20年才看得出佈局成效,不可能今天蓋廠、明天就投產,後年又搬走。」童子賢直言,當前產業投資面臨最大挑戰就是「政策搖擺」。尤其對半導體等重資本產業而言,設備投資通常是廠房本體的3倍到5倍,廠商只能先建「空殼」,待訂單確定後才敢擴充,這種情況將加劇企業決策壓力,也拖累供應鏈效率。
童子賢進一步指出,美國回頭尋求「重返製造」本身就與現實脫節,除了人力昂貴與人才短缺外,美國早已缺乏上下游完整的產業鏈,根本難以重新組裝昔日製造霸主的地位,「高所得、高工資、又缺人才、缺產業鏈,美國怎麼重返製造?」
童子賢認為,美國真正的優勢是以高階服務業為核心的經濟模式,舉例來說,智慧手機產業中60%以上的附加價值掌握在設計、行銷與系統整合等美國企業手中,製造端僅分得不到30%。美國的GDP高達28.2兆美元,佔全球25%,本質上正是因為掌握了這樣的分工邏輯與附加價值,「這才是美國真正贏的方程式」。
此外,童子賢也對川普的國際政策表達憂慮,由於美國近年來屢次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破壞世界貿易組織(WTO)精神,並對歐盟、加拿大等盟邦採取不友善的態度,反全球化、推高關稅、否定氣候變遷,這些作法可能已讓美國逐漸失去國際領導地位。特別是川普運用行政命令,要求撤回加州2035年禁售燃油車政策,逆勢操作讓美國恐將錯失下一波產業主導權。
「強大的國家,來自包容與創新,而不是封閉與排他。」童子賢以多位非美國出生的菁英為例,包括黃仁勳、李安及愛因斯坦等,皆對美國科技與文化帶來深遠貢獻,美國若失去高等教育、移民、多元文化與人才流動,將逐步失去領導地位。
針對台灣未來的處境,童子賢建議不應被短期政策擺布,應持續強化本身在AI、電動車與先進晶片等領域的優勢,並且維持全球化視野,不應一味依賴美國市場。台灣貿易額早已超越GDP,外匯存底與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印度並駕齊驅,這是憑藉實力累積的成果,但若缺乏長期能源、人才與法規支撐,優勢也可能逐漸流失。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