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地緣政治不確定 IBM調查:「預測力」成企業今年首要任務

2025/06/19 18:56

IBM調查顯示,近4成的受訪CEO表示,今年的首要工作任務是提升企業預測前景的準確性。(記者徐子苓攝)IBM調查顯示,近4成的受訪CEO表示,今年的首要工作任務是提升企業預測前景的準確性。(記者徐子苓攝)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根據IBM今年進行的年度CEO調查結果,全球CEO認為目前最棘手的兩大經營難題是「供應鏈績效」與「關鍵人才招募與留任」,分別從去年的第9、第10名,上升至今年的第1、2名,取代了近兩年的榜首「商業模式創新」與「環境永續」議題。近4成的受訪CEO表示,今年的首要工作任務是提升企業預測前景的準確性,超越了近兩年居於第一位的產品/服務創新和生產力/獲利能力,意即「預測力」成為新一代的企業競爭力。

目前商業環境的不確定性不斷升高,台灣IBM諮詢總經理林翰建議,企業應積極善用自有數據,與發展逐漸成熟的創新科技如傳統AI與生成式AI、數位雙生、IoT、自動化技術等,保持企業轉型與創新動能,因為這些創新技術已經證明能夠幫助企業加速獲得更高的效率和生產力。

台灣IBM諮詢顧問協理王喬指出,面對全球貿易關稅爭論與金融市場波動,與地緣政治深藏的不確定性,台灣的電子製造業普遍正經歷以下挑戰:

在生產層面,需要降低新建廠的成本,增加流程效率。在客戶需求層面,業者面臨變動頻率升高、瞬息萬變的客戶需求。在供應商管理層面,部分供應商因受限於資金壓力、產能調度能力不足、數位整合程度低落等原因,難以迅速配合需求變動或突發狀況,導致無法即時調整交期、品項、出貨方式、配合生產基地的遷移等。

在IT架構層面,為求快速投產,IT系統不得不以「應急導向」方式建置,缺乏整體規劃,無法顧及彈性設計,造成資訊孤島、流程僵化、擴充困難。在關鍵人才層面,企業需要兼具協調產銷、工廠營運、應用新科技能力的跨域人才。

王喬對台灣電子製造業者提出5項建議:

1、摒棄AI FOMO(Fear of missing out)焦慮,以投資回報能力為標準,規劃與建置「量少質精」的企業AI應用。

2、建立健全有活力的數據環境,作為深度應用AI與自動化的基礎。做好數據治理的「下水道工程」,並建置智慧的雲端平台,打破數據孤島,讓所有數據無縫銜接,即時交互應用。

3、加速核心應用的現代化,強化應用之間的無縫整合、敏捷性與回應速度。同時,擴大導入已逐漸成熟的創新科技如傳統AI與生成式AI、數位雙生、IoT、自動化技術等,持續優化流程,提升自動化水平與產線彈性。

4、善用「供應鏈金融」提升資金靈活性,使關鍵供應商更快速取得資金,穩定生產與交付,強化整體供應網絡的反應速度與抗風險能力。

5、採取靈活多元的人才策略,善用AI科技提升企業運作效率、強化雇主品牌。設計跨域養成與內部轉型路徑,培養兼具製造、數位與創新能力的實戰型人才,強化組織韌性。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