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拍板衝刺量子電腦 林百里:十年一劍剛剛好

2025/06/13 12:00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右起)今日主持股東會,副董事長梁次震、財務長楊俊烈列席參加。(記者方韋傑攝)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右起)今日主持股東會,副董事長梁次震、財務長楊俊烈列席參加。(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量子電腦發展備受科技界關注,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今日在股東會後受訪時表示,目前全球對量子電腦的期望雖高,但技術與應用仍存在落差,真正落地至少還要十年。他形容,「我們現在開始磨劍,十年磨一劍剛剛好。」

林百里指出,雖然外界對於量子電腦成熟的時間點有著不同的預測,但多數共識落在10到15年之後,「這樣的時程也合理,我就可以繼續賴皮10年才退休了」,目前廣達於量子技術已攜手產業鏈啟動相關研究與佈局。

林百里坦言,目前市場對量子電腦仍存在認知混淆,許多業者投入的是模擬運算或演算法平台,並非真正的量子邏輯架構。他強調:「當然是要量子的量子電腦,量子的量子電腦才是我們客人所要的。」

對於模擬型量子平台,林百里態度明確,直言其應用價值有限,「模擬其實沒有實際大用途啦,是做study(學術研究)而已,並不是應用」。只有真正具備量子邏輯、超越古典電腦架構的實體系統,才具備解決現實問題的潛力。

林百里指出,量子電腦與傳統電腦在運算邏輯上有本質差異,「Classic Computer(古典電腦)是處理0和1的二進位,量子電腦的運算邏輯則更像是不同進位邏輯的融合。」他幽默地比喻:「電子是二進位,人是十進位,因為有十根手指,八爪魚就是八進位。」

儘管技術成熟度持續提升,林百里仍然強調,應用端需求是否與技術「對點」才是關鍵,「你要應用的需求,跟技術的能力剛好碰上,才有上機。」換言之,即便技術就緒,若無對應的應用需求,市場仍難起飛。

對於廣達目前的佈局方向,他保留部分細節未公開,但透露公司採取「見招拆招」的策略,根據市場與技術進展彈性調整方向。「我們在研究的時候、做調查的時候,好像越來越成熟了,但距離應用還多久,不是那麼清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