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1101)今天召開股東會,有股東激動大喊「董事長要加油」,張安平忍不住回應,「我一天工作十五個小時算夠加油嗎?」 (台泥提供)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台泥(1101)今天召開股東會,有股東質疑「股票跌幅大」、有股東希望「股利可以配得比1塊錢還多」、甚至有股東激動大喊「董事長要加油」,張安平忍不住回應,「我一天工作十五個小時算夠加油嗎?」
台泥今天股東會像是法說會的鉅細靡遺,台泥董事長張安平面對小股東的質疑,有問必答持續3小時,股東會一結束,甚至有小股東親筆寫下推薦眼科診所,遞紙條給張安平,要他拼命之餘也要以健康為重。
張安平指出,台泥2016年水泥營收80%來自中國,現在中國水泥需求量從2016年的人均水泥消費量1.8噸大幅降到2024 的1.3噸,如果台泥這幾年轉型沒有向外投資的話,現在數字是很難看的。」
張安平表示,他接手台泥董事長位置時就是想把公司做久,長期永續經營,然後對社會對地球也好,做一個有責任的工業。
張安平對股東表示,我也希望發3塊、4塊給你,讓你們很開心,但台泥的管理階層是需要幫未來種樹的,所以無法將所有現金發出去。
台泥也整理出數據協助股東們了解,如果股東從2016年長期持有股票,包括股息配股到現在為止9年,大概至少是130%,年平均報酬率是14.4%。
如果以現在的美金跟當時的美金來計算的話,持有總報酬率是156%,年平均報酬率是17.3%,若僅從短期股價評估企業價值,未必能全面反映公司的長線策略與深耕成果。
張安平形容,台泥正處於「種樹」階段,任何新產業皆需時間成長,並以台積電、中鋼等企業為例,指出這些如今產業領導者亦非一開始便立即獲利。「沒有一棵樹種下去就馬上結果,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我不敢保證每一棵樹都會長出果實,但我們每個投資都有方向、有理由,而且在技術上都有實質突破。」
對於是否將啟動庫藏股機制以穩定市場信心,台泥總經理程耀輝回應指出,今年3月20日公司才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依據金管會法規規定,3個月內不得實施庫藏股,該限制將於6月20日後解除,屆時若有需要,公司將提交董事會審議是否啟動庫藏股。
小股東關切的另一個議題是綠能事業的發展,張安平強調,目前台泥的儲能技術,從EMS到BMS技術全數為自行研發,雖然目前股價未能充分反映新能源事業的貢獻。
但台泥在儲能與綠能領域的實際投入與市佔並不亞於市場上許多高價綠能股,目前股市將台泥視為水泥公司,卻忽略台泥已是台灣在綠能與儲能領域投資最深、量體最大者之一。
張安平並指出,能元與三元能源科技兩家電池廠皆已具備穩定出貨能力,且獲得多家國際大型AI伺服器與航空廠商的認證與訂單,目前每月出貨約為700萬至800萬顆電池,實際產能可達2000萬顆,仍有極大成長空間。
他也坦言,受到中國電池價格大幅下殺影響,國際市場競爭壓力加劇,目前電池產品即便品質與效率具優勢,仍難以在價格面競爭。
他說,「我對股東感到抱歉,因為至今我們還沒能從電池業務中賺錢」,但相信做對了方向,也看到未來有機會。若幾個技術與市場節點能順利接軌,台泥就有可能在新科技與新能源領域,為台灣開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